第(3/3)頁 沒想到現在,霍海一眼就看出了這東西的用途,說的八九不離十。 黃角:“武侯大人,這個能怎么改嗎?” 霍海往里面瞅了幾眼,急忙退至墻后:“我靠你們是真不怕死!” “氣罐內部高壓,當然要設計個壓力表,能看到內部壓力,否則萬一充氣過多,到時候爆了怎么辦?否則你怎么知道里面的氣用完沒有?” 水煤氣里面是混了水的,用沒用完還真不能靠晃悠來判斷。 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水加煤加高溫,變成一氧化碳加氫氣。 黃角一拍腦袋:“對啊,船上蒸汽機都用了壓力表,有現成的,改一改用在這上面就行。” “這個東西未來前景大嗎?” 霍海擺頭:“這一……” 差點說漏嘴。 霍海:“這水煤氣應該是水變成了某種可燃物質,應該是很重要的化工材料,但是我們要研究清楚它的用途,就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黃角和弟子心碎了一地。 霍海:“不過,這氣罐倒是很有用處?!? “它雖然不能裝水煤氣方便使用,但是卻可以裝別的東西,比如……液化石油氣?!? 黃角和學生對視了一眼。 對啊,反正是壓縮氣體,為什么一定要壓縮水煤氣進去使用,為什么不是石油氣? 這玩意兒吧,霍海一眼就能看出他倆在想什么。 他們想的無非就是,把水煤氣作為汽車燃料,做成罐裝氣是為了在汽車上留個氣罐格,沒氣了直接一瞬間完成換氣。 這想法,已經和天然氣的汽車,還有氫氣車有些類似了。 但是,注定了是不可能的。 或者說,制造一輛這樣的車是可能的,但是讓它上路,一太危險,二成本太高。 霍海:“這個可以用來干你的老本行,用在車上太危險了。” “你根本不知道車會開去什么場合,如果爆了,還得了?!? 黃角有點遺憾,不過想到這氣罐裝液化石油氣能干自己的老本行,也覺得還行:“那這個項目做成了豈不是能賺錢?” 用屁股想也知道,煤炭燒起來太麻煩了。 現在長安城很多人樓上樓下的,家里面不可能做一個幾噸重的土灶臺。 所以這些住樓房的人,現在燒的是煤球爐子。 但問題是,煤球爐子在封閉環境下燃燒容易中毒,而且煮一頓飯用不了一個煤球,如果煮完了就把煤球熄滅了,那就浪費了。 反反復復生火也不方便。 假如用氣罐灌裝液化石油氣,然后配合之前他們發明的打火裝置,豈不是火可以隨用隨開? 這的確很有市場,如果推出,自己有專利在手,必然可以大賺一筆。 黃角拍了拍學生的肩膀:“你小子發了。” 這種項目,掛去長安股票交易中心,要求投資加上市,絕對馬上就能吸引到大批投資。 至于石油開采距離長安太遠,什么時候這種設備能做到每個人家里都用得上,那是另一回事兒。 黃角的學生卻不是那么高興,直問:“大司農,我這個發明,能用在軍隊嗎?” 霍海點頭:“軍隊也是要吃飯的?!? 再說氣罐的確可以用作武器,不過還是別了吧,太缺德了。 大漢面對的敵人,犯不上。 黃角帶著霍海繼續往前走。 又進入了新的實驗項目。 這一次,是液化柴油的爐子。 在沒有內燃機的情況下,大家對于柴油汽油的使用,就是燃燒,但是不能直接燃燒,要氣化然后燃燒。 這種爐子要先預熱,然后預熱的管道才能把柴油氣化,然后才能點燃,就根本不適合家用,也不適合單獨啟動。 而適合工廠,啟動了之后就咕嚕嚕的不停燒。 目前這個爐子挺有市場的。 畢竟有些地方沒有煤炭,但需要用熱源,比如加熱食物做罐頭,加熱金屬的馬車結構等東西,就需要使用氣化柴油爐。 但注定了是小用途。 霍海對這個東西不熟,倒是看短視頻看過有人做出了類似的爐子然后自賣自夸說自己的爐子是市面上同類型中最好用的。 霍海就當他是真的了,告訴了研究員構型,讓他試試看,但不一定成。 研究員也是有了方向很開心。 終于,霍海繼續往前,豁然開朗。 這蒸汽機研究所這些研究能源的高墻內部,太容易挨炸了,要不是霍海現在是大司農,才不來這兒視察呢,就算視察,也絕對繞的遠遠地。 這一次走馬觀花看了一下后,終于來到了目的地。 眼前,就是一輛新式車。 長達六米,寬兩米左右,高不到兩米。 前車頭有一個稍微隆起的結構,但明顯能看出前車頭。 而前車頭后就是乘員艙,那平面玻璃結構雖然粗糙,但是卻是真正的擋風玻璃! 后方還有二排座位。 二排座位后面是封閉艙。 而后面,是一個大斗子! 斗子上面,放著一個半圓形的蒸汽機爐子。 這個蒸汽機爐子,本身長一米八左右,高不到一米二,放在后斗上。 霍海上下打量。 這個充氣輪胎撐起的三廂車結構…… 這特么! 皮卡?! 皮卡后斗放了個燒重油的蒸汽機,是這個意思不? 霍海上下打量。 這個燒重油的蒸汽機,和別的都不一樣,它居然蓋了個殼子,把各種部件蓋了起來。 黃角嘿嘿笑:“大司農,這個蒸汽機放在后面,是不是雅觀多了。” 霍海明白,這個車之所以沒有隆起的前蓋,肯定是因為它是個后驅! 但是,重油燃燒,難道不提前預熱嗎? 霍海左看右看:“預熱口呢?蒸汽混合道呢?” 這下輪到黃角懵了。 大司農第一次看這個車,而且是第一次來看重油內燃機,他怎么知道有蒸汽混合道? 黃角愣了一下就釋然了,有什么事情是大司農不知道的呢? 黃角笑了:“我請法第幫了個忙,給我設計了一個蒸汽推動的電機,電機可以發出一丁點電,但是有這點電就夠用了,可以用開關控制,蒸汽開門口,就不用每次啟動都手動開關了?!? 好家伙,還是個一鍵啟動是吧? 霍海左看右看終于找到了:“你們啟動前,用油瓶在這個地方給蒸汽和重油預熱,然后放從這個位置開始噴氣了,就可以啟動了是吧?!? 這倒是真的比上一代汽車好用。 上一代汽車,坐在車廂,都可能被熏黑煙,有橡膠做封閉也沒用。 這一代蒸汽機在后面,是后驅,倒是好很多。 還有重油燃燒沒有煤炭那么煩,手動加煤炭,而是用重油和蒸汽一起噴進爐膛持續燃燒。 不過問題是,重油預熱很麻煩,如果要啟動,跑個三五百米,那就是血虧。 必須單程把里面加的重油燒完,才能減少每公里成本。 霍海:“現在每公里成本多少。” 黃角:“如果跑完八十公里全程,每公里花五十八大錢?!? 也就是百公里一頭半牛是吧? 霍海:“這原型車可以在研究院繼續研究,但是推廣是沒戲的。” 這東西造價不會便宜,一輛車的造價估計和千噸巨輪差不多。 長安城玩兒得起的也就是少數幾個公侯,還有皇帝。 不過,霍海:“重油內燃機,可以做大,用在鐵路上?!? 黃角抬頭:“這沒有意義啊,煤炭便宜的多。” 霍海:“用在需要爬坡,或者只拉超重貨物的地方,就劃算了,如果這個地方本身產石油,那就更劃算了?!? 反正重油在這個時代是廢油,不燒白不燒。 至于以后船可以燒的時候……只要不繼續生產新的重油蒸汽機,而是繼續生產煤炭蒸汽機,也就完事兒了,以到時候的石油產量,應該足夠用了。 黃角聽完后明白了過來,這是要為大漢的擴張做準備,以后鐵路還要往邊荒修?是這個意思嗎? “明白了,這就去研究重油蒸汽機火車頭!” ———— 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