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國還是為國謀-《大漢有活爹》
第(3/3)頁
但霍海要嘗試。
實際上如果這個三步走戰略完成,只要是沒有腦子出問題,思潮真的會走到這一步嗎?
但是……明日果今日因,現在自己為了大漢的發展,搞出來一套道德體系。
未來沒見過血腥的人,是否會在這個體系上走向圣母的方向?
如果走了,那就必然會有動蕩。
但是,那個時候,全球其他地區的人,就算開足馬力幾十年也追不上大漢,幾十年難道還不夠反正的?
只可惜,如果道德真的走到了圣母方向而走向毀滅,那接下來可能就要走向惡魔的方向了。
霍海:“我又不是神仙,我只是在規劃大漢未來一百年的未來,不是一萬年的未來。”
“我就只懂這一百年的未來了,一百年之后,世界會怎樣,我也不清楚了。”
霍海要用一百年,把工業時代三百年的歷程全部跨過去。
一年當三年用。
目前,似乎是超進度的。
想到這里,霍海:“走吧,回家了。”
“本來是說辯論的,怎么會說到了這里?”
蔣不疑拉動馬車繩索:“老實說,如果您這一套傳出去,那大漢所有人都會站在您的背后。”
“因為沒有人想過苦日子。”
“如果全球人能代替大漢人過苦日子,那哪個大漢人能拒絕呢?”
霍海:“你在說什么胡話,那是帶領全球人過上他們從沒過上過的吃飽穿暖的好日子,什么叫苦日子?”
蔣不疑總算是明白為什么每次那種看起來必將引起滔天巨浪的改革被霍海丟出來后都絲滑到毫無阻礙了。
其實全靠一張嘴的詭辯,和超越時代的思維。
蔣不疑擺了擺頭,自己沒這種本事,只能學如何干實事兒,以求做的更多,干的更多。
只要做的事情夠多,成功的事情就會夠多,成功就足夠大了。
霍海看向了遠天。
頭八年結束,要獻祭掉的是大貴族的資產,完成信用貨幣的搭建。
接下來十年結束,要獻祭掉的是皇帝的權利。
因為只有皇帝,才能夠有權利把大基建做下去。
但,劉徹不會做的。
因為劉徹要的東西,在十年后,和霍海要分道揚鑣了。
劉徹要的是功蓋三皇五帝,碾壓始皇,后無來者的帝業。
他不在乎普通人,普通人在他那兒這是個數字。
而霍海要干的事情,和劉徹干的事情是一件事情,但是霍海這么做的原因,就是讓普通人有一個保底。給大漢普通人存一份永遠可以取利息,永遠花不完的厚實本金。
而這份本金存在的第一要求就是存定期,第一要求就是錢的主人,自己不能隨便取錢。
劉徹,做不到。
所以,十年后如何轉向到自己預定的路線上,而不是變成軍工復合體,是霍海需要想辦法解決的問題。
但霍海不想說,也不會說出來。
只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卻很難。
要造反?
那大漢就會撕裂。
不能造反,如何做到這一點?
扶持劉據快速上位,讓劉徹做太上皇。
劉據的智力達不到這個要求。
劉墨?十年后,劉墨才十五歲。
還有誰?
衛長公主。
霍海依稀記得,曾經學歷史時學過,英格蘭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對夫妻執政官,威廉三世瑪莉二世夫婦。
瑪莉二世是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
霍海覺得,自己應該沒記錯。
……
透過迷霧,劉徹一眼就看到了最重要的事情。
霍海跟舉國人說要打開他們的錢包從里面拿錢。
他們居然接受了。
“太子再哪兒?”
“回陛下,太子在研究變速箱。”
劉徹:“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