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研究猴子-《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大漢轉型的第一時間,并沒有太多人感覺出來。
只是,一件大事瞬間傳遍了全國。
劉徹要登泰山封禪。
如今已經是元封三年了。
雖然好像和歷史上那個元封元年之間隔了好幾年,但是該來的還是來了。
而劉徹要封禪的政治意味非常濃郁,所以,從封禪帶來的附帶的一些東西,沒人敢站出來反對。
具體為,劉徹要修建洛陽往東,直通齊魯的火車。
劉徹要宣布,解放天下所有奴隸。
劉徹要宣布,要在接下來的十年,免掉農戶的田租。
劉徹要宣布,從長安到泰山一路上的城市商稅減免百分之五十,三年。
劉徹要宣布,大封一到十八等爵,賜封對象為‘為封禪立下功勞的普通人’。
這五條,被叫做一路四策。
不是朝堂的人,根本看不清這些是什么意思。
但是敏感一些,又懂朝堂規律的人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首先就是,劉徹吃到了從長安到洛陽這條鐵路的好處,要繼續加強這條經濟動脈。
整個十字鐵路架構,往北往西更重要的是穩定疆域,而往南往東是經濟發展。
目前往成都修路太難了,所以先往東通完車準沒錯。
但接下來幾條就意味深長了。
首先借著封禪解放奴隸,肯定是為了解放勞動力,這說明大漢目前這個階段,出現了用人荒了。
以大漢的人口,人手居然不夠用了。
這說明,工人比例已經非常高了,同時蒸汽機的建造已經跟不上社會工業的發展速度了。
當然了,到時候公布的不可能是解放奴隸,而是繞繞彎子,什么祭天什么改易什么今非古,所以要解放奴隸。
或者還會有一些其他類型的描述。
但都掩蓋不了這就是用工荒的事實。
第二就是免田租。
從某種角度講,霍海和劉徹手里手握的天下田土,分給天下普通農民種田,一人分一畝,是絕對夠分的了。
一旦他們免費種上田,那其他貴族和富商,買再多的田,都沒人種了。
奴隸被解放了,農民又種上免費田了,誰會去給他們種田?
如果他們還批不上農業地轉化商業地的條子,那買的地就砸在手里了。
資本社會,沒有人能忍受自己的投資大頭十年時間沒有產出并且還年年倒虧。
所以,這一條必然逼的所有買了地的人往外吐。
這也是配合霍海的城市化計劃的一條。
連續兩條,貴族們都被針對,他們可以接受,但不可能心中沒怨氣。
除非有好處。
第三條就是。
長安到泰山這一條劉徹要去封禪要走的路,準確的說就是千安鐵路沿線,減免商稅一半,持續三年。
這能賺多少錢,很多人都不敢想。
但是,這一條路上卻沒有任何能撿便宜的貴族。
這條線路上,該有的侯、王,全都要搬走,誰不搬走,就是劉徹政策的敵人。
但這批人,也是第一批即將往外封王的大漢宗室。
他們會給后來人做表率。
而這一條,還表明,劉徹要加強商業版圖中的比重。
因為劉徹發現,海權強則強矣,但也容易出現一些情況。
比如走私,漏稅。
所以,加強從長安到千乘這一條路上的商業,也唯獨不帶上千乘,就是要把海上的利益往這條路上吸收。
而這條路,就是大漢的經濟動脈。
也是大漢的人口核心區域之一。
而且,這一切,千乘新崛起的商人們還沒法說什么。
皇帝要封禪去的是泰山,又不是千乘,大家有什么好抱怨的。
第四條,讓所有貴族都瘋狂了。
劉徹要給商人封爵了!
為封禪立下功勞的普通人,還能是什么人?
要么是勞動者,是鐵路煤礦等地方涌現出來的各種工業代表,是研究所搞出各種研究成果的研究員,是發展商業這一批商人。
其中,拿大頭的肯定是研究院的人,工業代表應該是爵位拿的高但是人數少。
而商人們,則是從未有過的即將得到實質性榮譽。
當然,這四條可不是同一時間公布出去的。
而是從幾個不同的地方公布出去的。
比如,第四條,就是借霍光之口公布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