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章)昏與明-《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封禪隊伍往前走著,霍海也是在思考著。
自己對于劉徹,是不是太過于不近人情了。
霍海一開始以為劉徹封的五岳,就是后世那個五岳。
但是搞清楚后發現不是的。
劉徹的五岳分別是泰山、華山、霍山、常山和嵩山。
事實上,歷史上劉徹的五岳,也是這五岳。
而霍海大概知道,常山就是恒山,因為諱漢文帝劉恒的名字,改成了常山,后來改名成了大茂山。
而在后世,另外一座山,取名叫做恒山,代替了現在的常山。
而霍山,就是天柱山。
大漢的五岳,并不是衡山,而是霍山。
這一點,在歷史上也是如此。
但原因是不是一樣的原因,霍海就不清楚了。
岳這個字很明顯,就是高山的意思,崇山峻嶺,巍峨挺拔,獨立于本地,這樣叫做岳。
而霍山,是什么意味,不言而喻。
如果有人非要說這是個巧合,霍山是溝壑縱橫的山的意思。
那為什么不叫做壑山。
為什么劉徹非要帶霍炎去封禪?
這份榮耀,怎么能說得清楚?
封禪車隊里,從火車上下來沿途視察時,霍海實際上在車隊比較靠后的位置壓陣。
司馬相如沒來,他一把年紀了,劉徹怕把他折騰沒了,那霍海直接就三連跳把三公干一遍了。
雖然劉徹也想過,要是張湯剛死了,霍海剛當上御使大夫,然后馬上司馬相如就沒了,這樣霍海就直接上位丞相了,就能解決很多麻煩,讓霍海不要把全部權利都過一遍。
但一想到如此不信任霍海,加上還要讓司馬相如這個寵臣一把年紀了還得不到壽終正寢,劉徹就在克制自己不要往這個方向亂想。
想都不要想。
以如今的醫療水平,以及藥物開發速度,特別是對高燒肺炎等一類極度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和壽數的病癥的藥物開發,至少能確保司馬相如這樣的大人物好好地活著,活個近八十。
他身上畢竟沒什么暗疾。
霍海作為御使大夫,上任后,反而輕松了許多。
從忙碌的狀態,突然輕松了之后,霍海有了時間去從新審視這個自己締造的世界。
只要掐住槍械等科技不外流,禁止各種科技翻譯成其他語言傳播。
那么華洲就可以永久性對其他大洲形成代差碾壓。
哪怕到時候,華洲的大漢子民日子過的不好,要去更窮苦的地方闖蕩,他們也不會把科技帶給這些土人。
因為大漢會用法律規定,所有土人除非有巨大的貢獻被朝廷認可的貢獻,否則禁止學漢語。
不學漢語,就沒法研究科技,沒有科技,就不可能威脅到大漢。
這一套架構,霍海十分滿意,這幾乎就是英美做法合二為一之后,又上了強度并且改掉了他們被奴隸鳩占鵲巢的致命系統漏洞之后,形成的一套系統。
這個系統肯定不完美,肯定有其他問題。
但現在看起來,讓霍海非常滿意。
霍海甚至已經演練過兩次文化毀滅了。
以后再希臘來一次,在羅馬來一次。
然后把自己專門給他們改的東西,給他們留下。
至于這么做是否會損害人類文明傳播瑰寶這種事情就不在霍海考慮范疇了,因為在前世,他們意圖這么做的時候,并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霍海只是一味地跟他們學習罷了。
前世華夏沒有翻車是自己強大,現在希望羅馬到時候也能頂得住7.5毫米口徑的子彈。
至于未來會不會挨罵這種問題,霍海當了這么多年高官,難道還沒洞悉人類的本質?
未來有人提出質疑的時候,繼承了新改羅馬文化的人只會怒斥:“以前那種野蠻的東西那些糟粕就應該毀滅,你居然拒絕文明。”
他們只會高喊幸好羅馬改變成功了,否則豈不是還在當野蠻人。
只會高喊吃火雞是野蠻的行為!文明人就得吃狗肉。
細想之下,這邊沒有漏洞。
霍海又開始審視思考其他問題。
北美,埃及,這些信仰太陽神的原始宗教,從宗教的發展來看,還處在夸父之前的時代。
現在內瑟斯雖然年齡很大了,但是在這方面已經是頂級專家了,他早就把華夏這一套神話完全給建設的等級森嚴,并且給自己的太陽神安插了合適的位置。
天帝的十個大金烏,其中死掉的第四子被認為是埃及曾經的太陽,第四太陽宮殿的左童子是埃及太陽神,右童子是美洲太陽神。
皮膚有太陽顏色的他們,是神靈的半血后代。
太陽神是太陽大金烏的童子。
而埃及人和羽人,是漢人的童子。
最近內瑟斯感覺自己年紀大了,要找一些弟子把自己的理論傳下去,還問霍海自己有沒有機會回到埃及。
霍海只跟他說讓他好好養著自己,內瑟斯是個神名,他是注定了要回埃及當神使,帶領蒙昧的埃及人,回歸天一主神的懷抱的。
內瑟斯的到了霍海的承諾后,很激動。
他是真怕自己老死的時候,大漢還沒有發兵去埃及。
因為在他看來,安息是很難打的。
他并不知道,大漢現在如果只是為了破壞,最多一年時間,就可以打穿整個歐洲。
目前霍海和劉徹考慮的事情主要有兩件。
第一是軍隊不能帶太多槍械出去,因為過程中槍械一定會有遺失有損耗,這會加大這些地方的人學會這種科技的可能性。
第二是軍隊的補給必須跟上,準確的說是道路修建必須跟上。
必須保證,大軍拿下一城,就可以把一座城納入統治之中。
要維持整個亞洲的安定,然后一路降服過去。
所以,目前大漢雖然輕松就能拿下安息,但實際上并不想進步那么快。
相反,大漢要修建一條到安息的路,然后聯合當地的那些奴隸王,在安息內部修建一條道路。
屆時,只要拿下安息,短時間就可以修建一條主干道直通小亞細亞地中海岸邊。
不給羅馬任何反應時間,兵臨城下。
一旦拿下羅馬,那地球所有可能產生強大文明的北回歸線一帶就全部納入了大漢統治。
那么接下來,哪怕霍海突然暴斃,都不會影響大漢一統全球了。
霍海辦這些事情,都開始定下了一個標準。
那就是,就算自己突然死了,也不影響結局。
如果做不到,那就說明規劃的有問題,還得改。
霍海審視了這方面的事情,都沒有問題。
這才把視線轉移回國內。
雖然一路往泰山走,都是坐火車。
但并不是從頭直接坐到尾。
而是隨時在任何地方停下。
皇帝的行駕隨時都可能去任何大城,小城,村落。
查看這些地方過得如何。
劉徹現在給天下定了一個心理預期。
每個村落的人,都能吃得飽飯,每個小鎮的人都能住上不漏風的房子,無論是磚房水泥房還是木屋。
而每個城市,房子要全部是磚房,要在每個片區通水泥路。
對大城市的要求是,承載主要交通壓力的通道,必須是瀝青路。
這是最簡單的有關于運輸方面的底線預期。
因為只有這樣,大漢才能利用到這個地方的人口,把他們納入工業革命的人口。
如果沒有實現,那這個地方在行政上對大漢來說,就是拖后腿的地方。
火車過了洛陽,在一個小鎮子停了下來。
這個小鎮子看起來非常的繁華。
一行人過來,本地人后知后覺才知道是偉大的皇帝陛下出巡,才知道是財神爺霍海來了。
劉徹看本地的女人都富態了起來,而男人沒那么胖,就知道本地至少吃的不錯了。
男人們沒有吃胖反而女人吃胖了,肯定不是因為男人不吃,而是因為他們有工作,要消耗。
換句話說,這里的工人比例很大。
劉徹親切的詢問一個青年:“結婚沒?”
青年靦腆:“剛剛生了孩子,本來是不好找對象的,但是當上工人之后,就好找了。”
這個事情還真不是開玩笑,大漢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不可能找到老婆的。
再怎么發達,這都是封建時代。
雖然能吃飽飯,能極大地緩解這個問題,讓很多人放棄去做小妾,而是找個平凡好人家過一輩子日子。
但問題是,現在對于普通人,也是有基礎要求的了。
如果出去上工或者做生意,算是普通人,如果是懶漢,不想出去賺錢,那可就完全沒戲了。
劉徹又轉頭看向一名看起來比較和善的胖胖的婦女:“有什么問題需要朝廷解決的沒有。”
女人不好意思的開口:“朝廷要是能想辦法解決洗衣服的問題就好了。”
劉徹愣了一下,沒想到女人提出的是這種事情。
雖然說衣食住行,要先穿了衣服,才能在社會化的文明國度生存。
但以前大家穿那就是永遠都是那一件。
或者兩件補了又補的麻衣。
而現在,大家衣服多起來了之后,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大家比的是家庭殷實,要在左鄰右舍面前有面子,那就要吃得飽穿得暖,要穿的整潔干凈。
而棉布衣服其實是很容易臟的。
而且黑色屬于達官貴人和皇族用的顏色,普通人除非下葬,否則不會穿大青衣。
所以,他們穿的是真正的藍染的青衣,這個青是青色,不是黑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