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無論在哪種消費環境下,電影總是會有種四兩撥千斤的風采。 如果把電影的鉤子具體在泛娛樂行業,則就體現為一個擊穿圈層的產品。 所謂圈層其實就是指以前的傳播是自上而下,點對面的傳播。而現在信息開始越來越多的在一定的圈層內傳播,傳播的路徑是多點對面,呈現一個散亂的星狀。 并且這些圈層往往都是割裂的,圈層外可能渾然不覺。 但在一個小圈層里得到認可的內容,在圈內還能產生共鳴并反復加強。 這也就是為什么“行業細分”“商品細分”會越來越被重視。 因為這就是針對圈層傳播的現狀而定下的應對的策略。 然而在這個時代,能起到大眾傳播效果的東西已越來越少。 各種各樣的人為分類、標簽、意識形態,將大眾割裂的越來越破碎。 就比如飯圈、圍脖、小紅薯等等,都是如此生態的產物。 在這種情況下,電影卻是一個難得能擊穿不同圈層的產品。 這種擊穿圈層的能力對于小玩家而言可有可無,大不了“小而美”就是了。 可是但對致力于泛娛樂行業的大玩家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戰略制高點。 所以電影這個產業,不是千億的電影票房市場上限這么簡單,而是能牽動網絡視頻、游戲、音樂、演出、衍生品等整個泛娛樂行業幾千億產值的金字塔頂端。 一個由電影行業衍生出來網上購票平臺,上限也絕不僅僅就是個購票軟件。 江哲不僅僅想要在這千億電影票房市場里面分一杯羹,同時也對這個衍生出來的泛娛樂行業的幾千億產值十分感興趣! 所以對于花果山影業來說,“貓眼”就是打開整個泛娛樂產業大門的鑰匙。 當然,對于王鑫來說也是如此。 甚至在這條賽道上,因為和花果山影業的合作,美團已然成功的領先了一步。 于是一場牽涉規模巨大的投資,就在三人的交談中迅速達成了共識。 大狗哥想要行業影響力,王鑫想要進入泛娛樂生態圈。 江哲則是兩樣全都想要。 所以~一切就這樣順理成章了! 畢竟大家的目標如此一致,那基本上就已經排除了絕大部分的阻礙了—— 次日,在三方有意的低調下一切都進行的悄然無聲。 當然,具體業務上的操作就用不著這三位大佬親自來了,自然有打工仔處理。 不過江哲三人也沒有閑著,各自也都有著各自的任務。 比如研發能力較強的美團那邊就開始安排團隊著手進入影視特效領域。 因為國內大多數特效公司使用的都是國外軟件和流程管理,這背后是我國工業軟件一直以來面臨的“卡脖子”困境。 即便國內不少特效公司通過使用“免費”的國外盜版軟件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是這又反過來導致國內特效公司很難對接國際上的產業資源和教學資源。 然而在國外一流特效制作公司的研發團隊中其實很多是科學家。 比如《阿凡達》,它推動的是毛發、渲染、三維技術的發展。 其實在這方面天工異彩曾經也做過嘗試,當時他們整理了一份特效行業的完整材料,找到國內頂級高校的老師希望能合作,但對方拒絕了提議。 “國家級項目忙不過來” 僅僅一句話,就讓他們所有的勸說都說不出口。 在這方面花果山和小馬奔騰的資源顯然是比不上美團的。 比如現任美團首席科學家夏華夏就是AI領域的大神。 當然,江哲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比如經過他長達數年的努力,電影局與科協終于共同發布了《關于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也是我國首次就科幻電影事業發展頒布的指導性文件。 不過影視行業內部還是喜歡簡稱其為“科幻十條”。 別小看這輕飄飄的十條,要知道這可是十多個部級單位組成的促進科幻電影發展聯系機制,在上層建筑為影視圈解決了很多麻煩,并且提供了很多方便。 即便沒有貓眼這檔子事兒,江哲也一直在推動這個事情。 畢竟整個影視圈也就只有他有資格、有能力做這些了。 這些事情他如果不去做,那就真的沒人做了。 相比之下大狗哥那邊就輕松了,只需要配合計劃實施就行。 然而對此大狗哥卻一點都不覺得快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