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防范于未然-《大宋神探志》
第(2/3)頁
比如江湖人重義氣,從這方面入手,先以美酒佳肴款待,再以國家大義,百姓安危為由,讓他們甘愿赴湯蹈火,為種世衡實施離間計的和尚法崧,就冒著生命危險,成功讓李元昊殺掉了自己的心腹大將。
朱氏又是哪一種?
哪種都不太像……
眼見事發(fā)敗露,她甚至完全沒有考慮過自殺,難道就不怕諜細(xì)被俘后,遭到無盡的拷問與折磨?
“這個女子被堵住時,對我說出朱氏的稱呼毫無驚異,對于眾人的圍堵也沒有意外之色,她是假冒‘萱娘’的逃犯朱氏,應(yīng)該沒有疑問。”
“但皇城司比我們更熟悉諜探,朱氏沒有諜探的風(fēng)格,他們不會看不出來,剛剛莫老那如釋重負(fù)的神情,可不是假裝,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
狄進(jìn)深吸一口氣:“皇城司公器私用,借敵國諜探之名,抓捕自己想要的人!若真是這般,此事的性質(zhì),就完全變了,將來若是事發(fā),協(xié)助抓捕的我豈不成了貪功之輩,百口莫辯?雷老虎好心機(jī)啊!”
雷彪之前許諾,擒下朱氏,積攢功勞,來日便是科舉入仕,起步也比其他的進(jìn)士要高,這話還真沒錯。
因為朝廷有明文規(guī)定,抓捕諜探得獎賞,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情報人員,“支賞錢三千貫,白身更與補三班奉職,官員并與改轉(zhuǎn)。其知情藏匿,過致資給之人,如能告捕得賞,與免罪外……”
這是一件功績,只不過大部分情況下地方官員沒法辦到,因為他們不通諜探之法,但越是如此,能擒下敵國賊子的士子,越顯得才干出眾。
同樣是進(jìn)士,一個明察秋毫,辨識奸邪,另一個則沒有此類功績,得派差遣時,朝廷自然有所偏向,更別提由此衍生出的聲名。
但如果是以諜細(xì)之名抓捕自己人,那又大不一樣!
甭管朱氏是不是殺人放火的惡徒,都不能被冠以這樣的罪名,不然的話,就是殺“良”冒功!
“我大意了,終究是有幾分得功心切……”狄進(jìn)端正心態(tài),沉聲道:“這件事必須防范于未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