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聽了公孫策此言,狄進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之前公孫策看了《蘇無名傳》時,還真就擔心過,萬一有人把上面的手法學了去,怎么辦? 當時狄進的態度是不能因噎廢食,此類書籍的意義是讓刑偵水平普遍不足的古代,規范查案流程,重視人證物證,盡量構成完整的證據鏈…… 至于偶爾有心懷不軌之人,學習上面的手法作案,甚至是清楚了查案的流程后,提高了反偵查的意識,那也沒有辦法,世事終究不能十全十美。 但現在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蘇無名傳》至今寫了四卷,每卷由文茂堂謄寫了二十冊,雕版還沒出來,只有手寫的版本,這一共也就八十冊,傳播范圍極度有限,基本也就是在二十個人手中,怎的就有人開始模仿里面的情節殺人了? 不過狄進也立刻明白,公孫策為何要說對不住自己:“你準備揭露這個線索,然后從看過此書的人里面,尋找嫌疑者?” 公孫策點頭:“不錯!此書稀少,從這入手,無疑能最快找出兇手,只是如此一來,你就會受到牽連,這劉家恐怕會將劉從廣之死怪罪到你頭上,我……唉!” 狄進倒是沒什么遲疑:“如果當真如此,現在不說,終有一日會被其他人發現,只是早晚問題,與其患得患失,戰戰兢兢,倒不如快刀斬亂麻。” 公孫策聞言不禁拱手:“仕林鎮定,策深感佩服!” 狄進苦笑著搖搖頭:“不鎮定也沒用啊,現在人都死了,我還能如何?得你提醒,至少有所應對,總比再被開封府衙帶過去來得強……不過現在兇手到底是怎么殺的人,我要仔細查一查,可否先從你這里先打聽一下基本情況?” 公孫策道:“當然!你問!” 狄進問:“劉從廣是何時死的?發現尸體的是誰?” 公孫策道:“昨夜身亡,發現尸體的,是其二兄劉從義。” 狄進問:“為什么不是仆婢,而是劉從義發現的?” 公孫策道:“根據劉府下人所言,這些日子來,劉從廣愈發喜怒無常,動輒打罵身邊人,下手極為狠毒,除了他最寵愛的妾室胡娘子,連子女都不敢接近,早上不起,自是沒有仆婢敢貿然進房,而今早劉從義恰好有事來尋這位弟弟,一入房間,就發現他倒在地上,已然沒了氣息……” 狄進問:“那位妾室胡娘子,是什么來歷?” 公孫策道:“小戶女子,長相美艷動人,被劉從廣納入府中,極受寵愛,連正妻都不放在眼中。” 狄進問:“昨晚胡娘子在何處?沒有與劉從廣同房?” 公孫策道:“沒有同房,但也沒有下人證明,她就在自己房中,這位妾室恃寵生嬌,對于下人也頗多苛責,眾人又懼又怨……” 狄進道:“那就是沒有不在場證明。” “不在場證明……嗯,此言甚妙!”公孫策目光一亮:“確實沒有不在場證明!” 狄進道:“就目前為止,還看不出什么關聯,伱為何懷疑兇手的手法,是出自蘇無名審的通奸殺夫案?” “原因有三!” 公孫策沉聲道:“其一,也就在今日,劉從廣的女兒九小娘子,突然啞了!” 狄進問:“其母是哪一位?正妻?妾室?” 公孫策道:“劉從廣的正妻秦氏,生了一子一女,九小娘子是她的小女兒,今年十歲,靈慧乖巧,深得府中上下喜歡,但就在今早劉從廣的尸體被發現后,她突然說不出話來,恐怕是看到了什么,驚訝過度,亦或是被歹毒的兇手直接弄啞……” 狄進問:“醫師看過了嗎?” 公孫策有些不屑:“沒有!我本以為開封府衙是京師衙門,總歸與地方不同,可今日所見,也比廬州那些糊涂官差好不到哪里去!他們只顧著查看劉從廣身死的現場,再詢問其他人的口供,眼見九小娘子說不出話來,以為孩子年紀小,被驚嚇到了,若不是下人仆婢發現,這點險些就被遺漏過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