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開封府衙已經夠忙亂的呢,一個全無功名的讀書人在邊上指指點點,眉宇間還帶著優越與傲氣,討嫌不討嫌? “明明我說的是對的!” “哼,待我高中進士,將來做推官時,定要好好整頓這般亂象!” 公孫策嘟囔了幾句,泱泱地走開,但還未離開通往刑房的長廊,就見一名書吏快步而來,進了房間后就道:“劉府派來宅老,有要事稟明!” 陳堯咨目光一動:“帶人進來。” 外面的公孫策眉頭一動,立刻停下腳步,默默等在一旁。 大約一刻鐘后,就見書吏帶著一位老者快步走入刑房:“老仆拜見陳直閣!” 陳堯咨言簡意賅:“說!” 宅老從腰間的袋囊里,取出一冊書卷,雙手奉上:“我家阿郎發現一物,與兇案干系重大,不敢怠慢,特命老仆奉上!” 這個阿郎,說的是前夫哥劉美的長子劉從德,如今任供備庫使,屬西班諸司使,這個官職一般是不上任的,僅為武臣遷轉之階,給劉從德其實就相當于寄祿官,只拿俸祿不干活的那種。 現在的劉府,名義上也是這位嫡長子主事。 而這一刻,別說重新返回的公孫策,雙目一眨不眨地盯著宅老手中的書冊,陳堯咨都有種莫名之色,沉聲道:“拿過來!” 呂安道親自走過去,將書冊拿著,呈到陳堯咨面前。 陳堯咨僅僅翻了幾頁,就判斷出,除了字跡不同,這確實是《蘇無名傳》第一卷無疑。 這卷書冊更是有明顯的翻看痕跡,甚至從那破舊的程度來看,恐怕翻了不止一遍。 刑房內安靜下來。 宅老見氣氛似乎有些古怪,以為陳堯咨并不明白這是何物,趕忙解釋道:“直閣容稟,此書是一位士子所著的公案傳奇,寫的是前唐神探蘇無名之事,而其堪破的第一件案子,其中諸多細節,竟與五郎身死極為吻合,令人不寒而栗,還望諸位官人明察!” 請訪問最新地址 陳堯咨確實要明察,直接問道:“此書劉庫使看過?” 宅老愣了愣,馬上意識到其中的關鍵,趕忙道:“阿郎并未看過……” 陳堯咨道:“既未看過,他怎知書中的內容,與劉崇班之死極為相近呢?” 宅老滯了滯道:“阿郎聽旁人說起的……” 陳堯咨目光銳利:“旁人是誰?事關兄弟之死,劉庫使只聽幾句話語,就讓你帶書前來,想來對其極為信任,此人是誰?劉府中的哪一位?” “這……這……”宅老沒想到對方看都不看書,反倒逼問起自己來,一時間慌了手腳:“老仆不知……” 陳堯咨搖了搖頭,換成另外一戶權貴的宅老,定不至于如此失態,劉家終究是德不配位,平日里看不出來,一出事就原形畢露,擺了擺手:“帶下去!好好審問!” “直閣!直閣!”宅老驚惶著被拖了下去,刑房內眾人的注意力則集中到陳堯咨手中的信件上。 由于狄進的請求,陳堯咨讓推官呂安道,判官王博洋,一起看過了第一封信件,也見證了第二封信件并未拆過。 呂安道并不奇怪,那位判官王博洋卻極為好奇,什么時候不好說話的陳大府,會對一位士子的意見如此重視了? 答案很快揭曉。 “既然如狄仕林所言,三日之內,真有人將案子與這部公案聯系到一起,那老夫就看一看,他第二封信件里,到底寫了什么!” 陳堯咨從年輕時就是急性子,至今也未能改變,此時稍作展示,就有幾分迫不及待地取出信件,讀了個開頭,濃眉就揚起:“蓄謀已久,假托公案?” 公孫策趕忙湊過來。 狄進的話語很直接,先是開篇明義:“學生以為,此案兇手定然在近幾日看過前唐蘇無名的探案傳奇,但殺死劉崇班,卻非因為此書,而是蓄謀已久,假托公案!” “陳直閣定然記得,學生那日所言的‘造作傷’,刻意傷害自己,用來污蔑他人,劉崇班之死亦是同理。” “通奸的婦人,毒啞的女兒,鐵釘入顱的兇殘手段,兇手處處模仿細節,好似生怕不知,這是照著公案話本的情節殺人,尤為造作!” “在話本里,蘇無名已然堪破真相,令賊人無所遁形,如今的兇手費盡心思模仿作案,所求的只能是打一個時間差,奢望衙門暫時無人讀過此書,先行脫罪,日后逍遙。” “然此書出自學生之手,學生與劉崇班此前的沖突并非隱秘,兇手難道就不擔心,學生發現案件關聯,一語道破玄機?” “癡愚之人,不會通讀話本,通讀話本者,不會如此癡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