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里的超級咸魚-《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狄進出了開封府衙,榮哥兒牽著一匹尋常代步的馬兒,迎了上來。
看到這匹租借的劣馬,再想到家中御賜的那匹寶馬,每日開銷不少,卻又太過醒目,尋常時期還不好拿出來騎乘,狄進就覺得有些可惜。
所幸后面如果離京北上,那是肯定能用的著的,策馬奔騰才能發揮出駿馬的價值,養在馬廄里實在太憋屈。
榮哥兒見得公子步履輕快,還有閑情觀察馬匹,就知事態進展得頗為順利:“公子,又有新的丐首暴露了?”
“不錯!”
狄進翻身上馬,微微一笑:“七位丐首里面,五人已經現身,我們現在去會一會那位排在第六位的。”
“三爺”巨富何萬,“四爺”刑案孔目魯方,“五爺”迎客僧照靜,“六爺”都作院喻平,“七爺”乞兒頭頭婁彥先。
比較一下,沒來得及洗白的婁彥先確實慘,但實際上,這是他應得的報應,反倒是那些已經上岸的丐首,得了不該有的享受!
因此開封府衙去緝拿“三爺”何萬,狄進則帶著一名書吏,兩名衙役,攜陳堯咨的公文,往都作院而去。
工部很好找,畢竟是六部之一,但若不是工部著吏員領路,都作院還真的很難尋。
“怎么在卸鹽巷?”
鹽在古代極為重要,裝卸也是關鍵環節,這卸鹽巷位于汴河碼頭不遠處,是嚴格管理之地,不少倉庫都在里面,但制造弓弩甲胄之地,要么在皇城之中,要么干脆出城墻,畢竟城外占地廣闊,容易施展,都作院在卸鹽巷,怎么看都不搭。
吏員一副懶散模樣,語氣里帶著最基本的禮貌:“狄三元有所不知,這都作院好幾回走水,里面的料物損得厲害,無奈之下,才搬來了卸鹽巷,此地管轄嚴密,鹽倉就在那里,若是出了差遲,也好救!”
“常常失火么……”狄進目光微動:“都作院可有官員?”
吏員有些不屑:“便是一些匠人罷了,怎能有官員,如我等小吏都不多!”
再細細問了問吏員的情況,狄進進一步確定,王安石變法為什么要把都作院等好幾個部門,專門劃撥出來組建新的軍器監管理了。
太爛了。
當然,等到宋夏戰爭爆發,太平歲月不在后,這類原本濫竽充數的機構,肯定也會引起上面的重視,古代生產力不足,往往要有迫在眉睫的需求,才會有所改變,先見之明很多時候都不會被接納。
“怎么都關著?”“還沒到么……”“嘖!應該就是這間了!”
都作院是一片連綿的屋舍,如今許多屋子門都關著,幾個人往里面走,終于看到一間開著的,還未進去,迎面一股說不上來的怪味涌了出來,吏員直接打了個噴嚏:“呸!什么味啊!小的就不進去了,告辭告辭……”
狄進沒有強求,從這吏員之前尋找的架勢來看,比起沒來過的也熟悉不到哪里去,毋須留下來添亂。
越往里面走,越是見到地上橫七豎八,堆滿了廢舊的料物,人卻很少。
好不容易碰到兩個匠人,他們指了指方向,一路來到深處,發現在一處打理得很干凈的桌案前,一個男子坐在杌子上,彎著腰,正在聚精會神地打磨一個物件。
狄進打量著這個人,發現他看著也就二十多歲,長相平平,從桌案的高度來看,個子很矮,但身材并不瘦弱,雙臂很有力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