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三章 都來拉攏-《大宋神探志》
第(2/3)頁
林小乙最是明了公子心意,一路走過,已經選好了租房子的牙行,對于宅子的要求依舊是盡量鬧中取靜,可以離皇城稍遠些,但不要太過繁華吵鬧的巷子,那樣十一娘子出入也不方便。
路過開封府衙,沿著長長的御道天街,一路來到宣德門外,狄進翻身下馬,進入皇城。
剛剛回京,他也不急于辦事,先去吏部述職,然后往禮部獲得館閣的考試時間,回到住處備考,展現出對館閣的重視態度。
一襲綠袍在天下中樞,自然算不得什么,但狄進實在太過年輕,哪怕通過地方上的歷練,愈發養出為官者的威嚴與氣度,終究是顯得鶴立雞群,一路往來的官員紛紛側目,卻謹慎地沒有上前攀談。
狄進隱隱感到,皇城內似乎籠罩著一股略帶壓抑的氣氛,以致于這些京官都如履薄冰,不敢多惹事端。
當然,總有些大佬不需要顧忌影響。
還未到中書門下的吏部房,一道中氣十足的老者聲音就傳了過來:“仕林!”
狄進迎著那走來的一襲紫袍,上前幾步,行叉手禮:“下官見過張樞密!”
樞密使張耆一改平日里刻板端正的模樣,臉上浮現出幾分笑容:“兗州之事,老夫聽不少同僚提起,皆贊仕林英杰,造福地方,如今歸京,也別忘了來府上坐坐,我那孫兒很是念著你,逢人便說三元魁首是自己的同窗好友呢!”
對于張耆的孫子張宗順,狄進只記得駙馬案時,還讓對方煽動國子監學子,沖鋒陷陣,現在莫名成好友了,但人家堂堂樞密使都這般說,他還是同意了好友的申請:“開封府衙外,眾士子一腔熱血,為民請命,便是宗順兄領頭,那一幕我也記憶猶新!”
“這小子若能有仕林你半分才學,我便是老懷大慰了!”
張耆撫須笑著,旋即臉色又鄭重起來:“有一事老夫不得不提醒仕林,你所著的《洗冤集錄》傳入京師后,遭到了不少非議,有人斥你偽作大言以邀名,書中頗多光怪陸離,不足為信!”
狄進面容平和:“多謝張樞密提點,以前并無此等刑案專著,遭到質疑亦是理所應當,下官并不奇怪!”
張耆卻奇怪了,著書立言是何等榮耀,那些人誹謗伱的著作,你居然半點不著急?
但著書者都這般鎮定自若,他作為外人,更不能顯得太熱心,不得不轉換話鋒:“老夫就知仕林胸有成竹,哈哈!宗順在家中也看《洗冤集錄》,只覺得大開眼界吶!”
再扯了片刻那孫子,這位樞密使隱隱帶著幾分失望離開,狄進送了送,迎著周遭官員意味深長的注目,繼續朝皇城內走去。
隨著官家的年紀越來越大,影響力逐漸增加,太后黨感受到了緊迫感,自己也進入了對方的視線中。
畢竟《洗冤集錄》的價值,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一旦此書推行天下,他的聲名威望,可就遠遠不是一個初入仕途的后輩官員那么簡單了。
當然作為官家欽點的三元魁首,太后黨估計也沒指望自己完全倒戈過去,但只要留下印象,覺得在太后這邊還能獲得支持,留有一條退路,不在太后還政的事情上過于強硬,就是一種勝利。
為此張耆甚至透露出,太后黨可以支持《洗冤集錄》的意圖,只是這位靠著裙帶上位的樞密使,水平比起呂夷簡差得實在有點多,被三言兩語間擋了回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