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狄進回答:“根據目前所獲賊人的口供,確實有這么一個諜探組織的存在。” 劉娥直接將兩者聯系起來:“這便是又一處‘彌勒教壇’了,國朝穩定,民心思安,那點陰謀鬼祟,又如何值得大動干戈?” 此言確實是正理,如果國家興盛,國力強盛,區區幾個陰謀行事的諜探,自然撼動不了大勢,生不出風波,可但又說回來了,別說古代的封建王朝了,就算是后世各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社會矛盾,真要被鉆漏洞,也是防不勝防…… 所以劉娥接著道:“然這等賊子,又不可放任自如,狄卿以為,該對‘金剛會’如何處置?” 結合之前的重臣爭辯,狄進已經清楚了此次談話的關鍵。 毫無疑問,劉娥是不希望看到機宜司壯大的,但之前遼人諜探確實興風作浪,又沒有理由反對,便準備從另一方面加以遏止。 曹利用將機宜司搬出來,跟皇城司打擂臺,太后就準備將他搬出來,跟機宜司打擂臺。 前面兩個至少是組織,后面干脆是個人,這實在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狄進有意沉默了片刻,才微微苦笑著道:“不瞞太后,臣對于‘金剛會’亦有執念,仔細搜尋,然根據案犯交代,這個諜探組織早在澶淵之盟前后,就已潛伏,至今已有二十載,一舉一動極為謹慎,乞兒幫丐首被擒后,會中成員就與之徹底斷了聯系,臣亦無法抓到他們蛛絲馬跡……” 劉娥聆聽,末了道:“如此說來,狄卿也沒有把握抓住‘金剛會’的賊子了?” 狄進直接道:“確無把握。” 劉娥道:“狄卿一人無把握,若有國朝精銳相助,又當如何?” 狄進怔了怔,突然明白,自己還是小覷了這位執政太后,對方的目的不是打擂臺,是要摘果子,曹利用成立了機宜司,劉娥則要把機宜司掌控在自己手中,立刻道:“臣年少,恐難當重任!” 劉娥嘴角微揚:“晏學士如狄卿這般年歲,已得先帝所信,擔當重任,狄卿不必妄自菲薄!” 說實話,狄進的年齡之所以沒有遭到明面上的非議,就是因為朝堂上有晏殊在前面頂著,相比起當年真宗對晏殊的寵幸,如今趙禎對狄進的照顧還真稱不上簡在帝心,但問題是,如今那位天子的老師,卻是被貶官外放的,以這位舉例,一方面是解圍,另一方面無疑也是敲打。 狄進卻好似沒有聽懂,依舊是那句話:“臣年少,恐難當重任!” 你有本事就先貶晏殊再貶我,看看趙禎炸不炸毛! 劉娥的神色又恢復沉靜,卻又轉到了另一個話題上:“狄卿在兗州時,擒獲渤海王族大榮復,此人請求歸附國朝,希望招安?” 狄進抿了抿嘴:“是。” 劉娥道:“機宜司初立,若有這么一位熟知遼人底細的渤海遺民任職,對于抓捕遼人諜探,可有助益?” 狄進念頭百轉,想到了各種推諉之策,但最終還是摒棄了僥幸,認可道:“太后圣明!自有助益!” 劉娥微笑:“國朝用才,當各盡其能,狄卿要好好教導一番這位渤海王族,擒賊建功,不要辜負臣民予他的一番信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