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狄湘靈十分樂意:“比起押鏢,與歐陽春這等好手較量的機會可不多見,他留下來是好事,再過幾日,待我的傷徹底養好,琢磨出新招后,再去找他較量一番!” 狄進笑了笑。 歐陽春之所以沒有表現出任何敵意,態度這般和善,狄湘靈的存在不容忽視。 畢竟與龐大臃腫的宋廷作對,歐陽春可以利用江湖武者的靈活優勢來去自如,但狄湘靈的武力讓他在這方面也得束手束腳,強求不成,只能迂回地達成自己的目標。 讓大榮復無比煎熬的秘籍風波,就在姐弟倆三言兩語中化解,狄進也起了練武的興致,正準備去換上勁裝,拿锏切磋一番,狄湘靈倒是想到一件事:“今早并州大伯那邊又來信了,過年時家中會來人。” 狄進腳下一頓:“我去看看。” 他高中三元后,喜訊傳回家鄉,并州狄氏揚眉吐氣,在地方上立刻變得舉足輕重,雷家那邊也會懂事地予以幫襯,而他去兗州任同判時,大伯狄元昌其實就來信,想要挑選族中子侄去兗州。 這是大族的習慣,一旦高中進士,前程遠大,族親自然要來身邊聽其使喚。 而狄進除了跟姐姐最親外,與其他狄氏族人之前的往來并不多,書童都沒選同族的庶出子,不過當時他準備入晉陽書院學習時,族中叔伯也都盡力相幫,這份親族之情當然記得。 所以狄進沒有拒絕,但也不會客氣,上次通信時明確表示了人數不要太多,此次來到書房,打開信件,發現大伯狄元昌確實按照要求,挑選了族中最得力的人手來,其中還有一個熟悉的名字:“狄國賓?” 這個人在歷史上留過名,不是自己有多大前程,而是靠韓琦的一首《覽諸人贈狄國賓察推詩》。 凜凜梁公萬世尊,復唐功業并乾坤。為臣所守能忠義,異代猶思錄子孫。老嗣寂寥雖未振,大名瞻仰只如存。后人真有希顏志,豈特孤風擅一門。 從這首詩中也能看出,歷史上狄仁杰在并州的嫡系后人,在宋朝時期沒出過什么人才,狄國賓是考中了明經科,在地方上當小官,算是矮子里拔尖,由此韓琦才生出感慨,贈詩加以勉勵。 后來狄國賓還將“告身”給了另一位叫狄棐的進士,將其拉進了族譜里面,狄棐從此自稱狄仁杰的十四世孫,此人官至龍圖閣學士,右諫議大夫,倒是朝廷要員。 現在的并州狄氏,不需要靠先祖的名聲來拉攏外人,因為自家就出了狄進這種足以光耀門楣的三元魁首,不過如此一來,也衍生出一個問題,他們是真的能靠狄進的聲名耀武揚威的。 狄湘靈看出了弟弟所想:“六哥兒是擔心,族中會出現依仗權勢,作威作福之人?” 狄進點了點頭,直言不諱:“先祖狄梁公是何等才干,都有貪暴為虐之子,大族人員龐雜,若不嚴加約束,勢必會有敗壞門風的惡人!” 狄仁杰的二兒子狄景暉殘忍無道,為害一方,讓老百姓推倒了給狄仁杰立的生祠,如今并州的這一脈,不是狄景暉的后人,而是長子狄光嗣的后人,一直重視門風家教,在前朝沒有掙下偌大家業,唐末時也沒遭到血腥清洗。 不過那畢竟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想要有多大的警醒作用,未免天真,如今本是寒門,好不容易有個一飛沖天的機會,完全能夠預料,有人會膨脹自大,甚至為非作歹。 狄湘靈冷哼一聲:“真要有這等族人,我們下起手來,也絕不容情,定要大義滅親,以正門風!” 呂夷簡面面俱到,教子有方,都被呂蒙正那一脈坑得夠嗆,狄進可不會重蹈覆轍,大義滅親是絕對不會手軟的,但如果能提前約束族人,自是更好不過。 略加思忖后,想到狄氏族人進京的時機,狄進微微一笑:“他們來得倒是時候,親眼看看曹利用一族的下場,比起任何說教,都要有用百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