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大宋神探志》


    第(2/3)頁

    葛懷敏眼睛瞪大,拍案而起:“反了!反了!待我來日卸任雄州知州,一定要請命出鎮西北,將這群羌賊殺光!”

    “葛兄威武!”

    狄進贊了贊,將話題拉回:“西夏背后確有遼國支持,當年遼軍傾國之力南下,本以為勢如破竹,卻將自身不擅攻城的弱點暴露無遺,他們或許心里依舊存在著軍事上的優越感,卻也清楚繼續南侵占不到便宜,才有了長久的太平!但總有些蠢蠢欲動之輩,不甘就此不能南下劫掠,又擔心我國富民強,反過來征伐燕云之地,便扶持黨項李氏,創造邊患,以期再度南下的機會!”

    葛懷敏坐下,臉上的激動之色散去,頷首道:“狄三元知兵,此言精辟,確是這番道理!”

    狄進道:“故而西夏使臣的背后,也與遼國的所求脫不開干系,此番提前查明西夏使臣動向,于我而言大為重要,亦備下了酬謝……”

    “誒!這說的是哪的話!有公使錢,虧不了那些細作!”

    葛懷敏趕忙擺了擺手,正色道:“本官一定好好囑咐,讓他們速速探明夏人的安排,告知狄三元!”

    狄進道:“多謝!”

    既與遼扯上密切關系,葛懷敏確實鄭重了許多,作出保證后,再度飲了幾杯酒,眼珠又轉了轉:“狄三元稍候!”

    說罷,他轉入屋內,不多時取出一封文稿來:“這是葛某為我國朝謀取燕云之地,準備向朝廷獻上的《平燕策》,尚有需要完善之處,從未給外人看過,今日與狄三元一見如故,便獻丑了!”

    假如不清楚這位歷史上后來做了什么,狄進或許會覺得斗志昂揚,國朝將領該有此等雄心壯志,現在則有些繃不住,你未來遇見西夏都是送,還指望著重奪燕云十六州?

    同時狄進知曉,這是對方想要進一步拉近關系,難怪后來范仲淹評價此人,只會做官,不宜為將,卻也雙手接了過來,輕笑道:“葛兄出身將門,家學淵源,有此信任,實在榮幸,當好好交流,共同進步!”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葛懷敏心頭大喜,身為出身勛貴的武臣,誰不希望與這種前途無量的文臣交好呢,還能共同進步,那簡直做夢都要笑醒,連連點頭:“一定一定!”

    賓主盡歡,葛懷敏笑容滿面地將狄進送入院中,掉頭就去安排工作,干勁十足。

    而進入房間,狄進并沒有隨意一丟,反倒翻開《平燕策》,耐心地看了起來。

    葛懷敏也是宋夏戰爭時期,一個時常會提起的人物,這個人是武人勛貴出身,頗有背景,父親是太尉葛霸,岳父是王超,那位號稱以一己之力,深刻影響宋朝百年國運的“大將”。

    即便對宋遼戰爭不太了解的,可能也聽過一個說法,澶淵之盟前,宋軍已經占據了上風,有將孤軍深入的二十萬遼軍留在境內的機會,結果真宗卻慫了,反倒答應了和談。

    這點倒是錯怪真宗了,或者說真宗就算慫,寇準也不會慫,宋軍看似占據上風,有包抄合圍遼軍的機會,但實際上,王超率領十萬大軍駐扎在定州,由于畏懼遼軍,一直按兵不動,真宗數度下詔,王超理都不理。

    就這么說吧,宋遼傾國之戰,雙方打了三個月,宋真宗、蕭太后、遼圣宗都在前線,王超領軍龜縮在戰場大后方,愣是巋然不動,再聯想到五代遺風,晉出帝石重貴和契丹打的時候,一度占據上風,結果大將杜重威造反,直接滅國,宋廷上下擔心重蹈覆轍,哪里敢與遼軍拼得魚死網破?

    好就好在,遼國也怕。

    蕭太后和遼圣宗一看,后面窩著十萬宋軍,一直虎視眈眈,這要是包抄了退路,遼軍也完蛋,兩邊都不知道這支一直不參戰的宋軍最終會做什么,那就和談吧,如此才有了澶淵之盟。

    實際上王超的怯戰早有先例,他之前作為三軍主帥時,由于不敢打,坐視友軍全滅,那為什么要用他呢?

    沒辦法,王超是太宗的潛邸舊人,資歷很深,在軍中廣有威望,又在河北多年,當遼軍率軍南下時,北面防線最穩妥的將領人選,還真就是這個相貌堂堂的繡花枕頭……

    無獨有偶,歷史上三川口之戰,劉平輕敵冒進,全軍覆沒;好水川之戰,任福輕敵冒進,全軍覆沒;定川寨之戰,輪到這位葛懷敏輕敵冒進,而葛懷敏之所以能統軍,正是由于前兩場戰役,西北軍官大量死傷,最后軍中無大將,他反倒成了資歷威望出眾之人,與其岳父王超當年能擔當重任的原因簡直一模一樣,不得不令人感嘆命運的神奇。

    狄進起初知道,目前知雄州的是這么一位大才時,免不了心頭一涼,不過冷靜下來,這些打西夏就知道送的將領,在對待遼國時表現還挺好,倒不用先入為主。

    如今他仔細將《平燕策》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認,至少在紙上作戰時,葛懷敏還是頭頭是道的,遼國不真要開戰的話,用來威懾對方是足夠了。

    這般一想,只要好好用葛懷敏,出使遼國的過程中,后方是能安定的。

    將《平燕策》收好,狄進醒了醒酒,目光一動,回頭一看,就見窗邊已然悄無聲息地出現一道高挑的身影,笑吟吟地看過來,正是狄湘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