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茶!嘖,老夫就好這一口啊,此前也帶了不少茶回中京喝,卻再也沒有汴梁那般滋味了!” 蕭遠博細細品了一杯茶,露出回味無窮之色。 “延元兄既然喜歡,那便常來,我煮茗以待!” 狄進微笑著,雙方都是以表字稱呼,儼然是一對忘年交,從表面上是絕對看不出有半分不開心的。 但實際上,蕭遠博根本不想卷入這灘渾水,卻由于狄進掌握著那個致命的秘密,不得不來。 畢竟那件事并未過去多久,他的義女依舊是遼帝寵愛的蕭淑儀,他的兒子蕭奉先之死固然被成功掩蓋了過去,但還有翻案的危險。 而且他也深刻領(lǐng)教過狄進的手段,知道這位不僅才能出眾,更是一位辦事老練,深諳大局的人,最關(guān)鍵的是不會趕盡殺絕,雙方有合作的基礎(chǔ)。 如果真是那種一味前來要挾的,說不得就要動用些別的手段了,這里畢竟是遼國中京,契丹貴族的地盤! 現(xiàn)在則是和和睦睦,品茶完畢后,蕭遠博也低聲道:“仕林,老夫身為北院樞密副使,此來四方館,也是有些話要說的!” 蕭匹敵當白臉,他蕭遠博就唱紅臉,軟硬皆施,如此才能名正言順地接觸。 狄進立刻道:“請講!” 正常情況下雙方得唇槍舌劍,彎彎繞繞,蕭遠博則是跳了過程,直接透底:“‘金剛會’的事,陛下不樂意聽到,不利于團結(jié)的話,千萬不要說,可否?” 狄進心想你學(xué)得倒挺順,點了點頭:“可。” 蕭遠博接著道:“西夏是遼國的屬臣,這點絕無動搖的可能,貴國使節(jié)團不要在此事上觸怒陛下,可否?” 狄進又點了點頭:“可?!? 蕭遠博最后道:“衛(wèi)慕氏之死,給西夏一個說法,即便否決了宋使殺害衛(wèi)慕氏的控訴,也不要窮追此案,西夏此前的事情,就讓它過去!” “不可!” 這回狄進斷然搖頭:“公道自在人心,這點不僅是我朝,相信貴國亦是如此,恕我難以答應(yīng)!” 談判談判,蕭遠博本來也沒準備對方爽快地照單全收,但對于這話卻覺得有些詫異。 公道自在人心?契丹貴族統(tǒng)治的遼國,哪里來的公道,從來沒這說法啊…… 他可不會覺得這位天真,隱隱猜到估計發(fā)生了什么,卻也不愿刨根問底,反倒是將話遞過去:“仕林有何求,不妨直言!” 遼庭這邊的要求提完了,該宋廷這邊提了。 一來一往,方為外交。 狄進卻話題一轉(zhuǎn):“我來四方館時,曾見過一架華麗的車輿經(jīng)過,聽館伴使介紹,是貴國齊天皇后,賜予蕭淑儀的?莫不是送到了貴府?” 聽到蕭淑儀,蕭遠博的神色頓時沉下,緊緊地盯著他。 狄進語氣平和,接著道:“貴朝皇后素有美名,我朝也是久聞,太后更與之素通書信,多有往來,此番亦是百聞不如一見了!” 蕭遠博神色稍稍緩和,明白對方的重點不在自己的義女蕭淑儀上,而是在皇后蕭菩薩哥身上,低聲道:“仕林為何突然問起這個?” 狄進道:“之前的接伴使蕭統(tǒng)軍,在分別時曾提醒了我一句,館伴使是皇后的人,最好離遠點,這句話透出一個意思,貴國皇后身邊,是否有朝政風(fēng)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