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的臣子就覺得公孫策銳氣盡失,有的倒也贊許他沒有因為年輕氣盛貿然出頭,卻不知這位根本不管外界議論,只是我行我素罷了。 此時書刊報狀,一份份不斷閱覽,從右側的未讀,移向左側的已讀,尚未到午時,一天的活就干完了。 公孫策記錄下了今日所見的小結,也不在工位前發呆,他放衙后可是會找案子解悶的,時間寶貴,將書信取了出來。 察院工作之余,他會讀信寫信。 比如各地同科寄來的信件,自從得知他成為監察御史里行后,同科的信件明顯比以前多了許多。 又比如地方上的某位黑炭,雙方交流平穩如初,從來沒斷過,也未因他的官職變化發生任何改變。 “包黑子居然也會結交江湖人士?還稱其為俠士?” 此時看了最新的信件,公孫策眉頭揚起,不禁嘖嘖稱奇起來。 尤其是腦海中浮現出嚴肅刻板的包拯,與放蕩不羈的江湖人站在一起,怎么想怎么別扭。 正提起筆,準備給包拯寫回信,一位吏員匆匆走入,來到桌案邊,行禮后稟告:“公孫御史,西平王請罪的文書,入京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嗯?” 公孫策悠閑的姿態瞬間消失,眼神銳利起來:“去仔細探明情況!” “是!” 吏員離去,不出一個時辰,又折返回來,給予了更加詳細的描述:“西平王李德明一連三封請罪文書,連帶著比往年翻倍的貢品,已經入朝!” 公孫策冷冷地道:“請罪書上,可曾提到了李賊元昊,在中京城內行刺我朝使臣?” 汴京對于使團的情況并非一無所知,無論是起初夏人使臣居住在四方館內,正使狄進居于燕京表示不滿,還是后來入四方館主院后,竟然又遭到了一次行刺,都讓朝野上下忿忿不平。 只是最新的進展還沒有傳回來,而西夏那邊顯然也在行動。 吏員道:“文書中寫明了,如李元昊真敢以下犯上,定廢其世子之位,以表恭順!” “欲廢?那就是還說不準廢不廢了?” 公孫策眼中厲芒閃動:“有其父必有其子,這李德明果然能屈能伸,每每認罪,卻是根本不改啊!” 不少羌民部落的首領都是這樣,不重信譽,能屈能伸,要里子不要面子,但如李德明這種知錯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錘百煉的,還是少見。 而且李德明的這個“改”,其實只局限于口頭層面,姿態放得夠低,語氣足夠謙卑,講白了就是愿意裝孫子,偏偏有許多人,包括宋真宗在內,很吃這一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