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大宋神探志》
第(3/3)頁
“君子之德,益及子孫,今日之貴,昨日之功,反之我等今日放縱西陲之大患,子孫后代必將陷入無邊的兵禍災劫……好!好!”
無論是真心被打動,還是正好合了主戰派的心意,夏竦都是贊不絕口:“此言大善,平定西夏,收復河西,當是我們這一代為之,豈可累及后人?晏中丞麾下有能人干將啊!”
晏殊苦笑道:“小炮仗而已,所言固然有理,卻不免失于沖動!”
王曾輕嘆:“朝中分歧甚大,難免掣肘……”
剛起了一個頭,又有書吏快步入內,奉上了兩封文書:“使團傳來文書,請諸位相公過目!”
“快呈上來!”
這才是最重要的,但當看了第一封文書后,王曾眼睛猛地瞪大,浮現出前所未有的怒火,聲調都揚起:“豈有此理!”
之前使節團的消息傳回京師,在宋廷看來,就是一伙西夏賊子,妄圖對宋使不利,至于為首者到底是不是李元昊,由于沒有任何實證,僅憑一面之詞,他們心里其實也沒底,還以為是外交言辭,總歸是往夸大了說,趁機離間遼夏的關系。
可當最新的情況傳回,遼帝大壽上李元昊派遣“金剛會”叛徒下毒,結果誤中副車,毒死了遼國丞相,當晚又帶親衛突襲四方館,同時行刺正使狄進和副使潘孝安,這顯然就不是夸大,相反是他們忽視了第一遭刺殺的兇險程度!
當傳書眾人,夏竦果然拍案而起,這次都不再偽裝,是真的勃然大怒:“我朝對夏人何等寬仁,竟是養出了一幫如此惡毒的豺狼來,此番若不出兵征夏,不僅對狄正使、潘副使不公,四方更要認為我朝軟弱可欺!”
且不說夏州政權還是宋的藩屬,即便兩者并無關系,刺殺一國使臣也是大忌,這是最嚴重的挑釁,此事一旦公布,那之前的主和派也不會再出聲了。
但除了遼國的第一手情況,同時到達的,還有狄進呈中書的奏劄。
王曾展開看了,先是面露古怪之色,然后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開口道:“狄正使‘主和’……”
堂中一群紫袍重臣都愣住了:“他主和?”
沒道理啊,這位連兇悍的遼人都能按下,為何會在這種情況下,對夏人妥協?
王曾言簡意賅:“狄正使有言,夏州番人,并非人人對國朝不敬,有衛慕氏深明大義,又有野利氏幡然醒悟,即便是夏人正使李成遇,都對我朝存有幾分恭敬,卻遵父命,不得不助紂為虐,可見黨項各部并非皆忘恩負義之徒,國朝當誅首惡,不必趕盡殺絕!”
晏殊眼睛一亮:“如此說來,狄正使的‘主和’是?”
“和黨項,滅李氏!”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