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xiāng)-《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雙生子的心靈相通?”

    聽了這話,狄進的眉頭都不禁揚了揚。

    這研究挺全面啊!

    雙胞胎的心靈感應(yīng)都出來了……

    后世對于雙胞胎之間是否存在著心靈感應(yīng),也是討論度極高,且相關(guān)事件經(jīng)久不衰,比如同胞的兄弟或姐妹,遠隔千里知道另一個人要干什么,比如遭逢禍事的感應(yīng),考同樣的分數(shù),一起生病等等。

    但用科學(xué)的角度來看,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相同,本就決定了兩人擁有相同的腦神經(jīng)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在智力、體力與一定的情緒方面,會產(chǎn)生先天性地一致,再加上后天所受的教育、家庭、生長的環(huán)境往往一樣,在思維活動中做出同樣的選擇,其實就很正常,根本不是什么感應(yīng)導(dǎo)致的。

    不過連后世都有不少人信這個,更別提古人了,有些地方還流傳著雙生子不詳,現(xiàn)在倒又有心靈相感的探索,只是有一點,讓狄進也為之不解:“心靈相通與起死回生,有何聯(lián)系?”

    寶神奴顯然關(guān)心過這件事的進展:“‘司命’起初語焉不詳,不過后來在我的追問下,此人承認過一點,雙生子若有心靈相通之能,那血脈間的‘傳度’,就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

    狄進道:“‘傳度’?”

    寶神奴道:“我起初也不明其意,后來與‘禍瘟’的書信往來中,才有了大致的推測,‘司命’對于佛教的轉(zhuǎn)世之說十分篤信,認為靈魂是可以‘傳度’的,故而所追求的‘長生法’名‘轉(zhuǎn)生法’!”

    “佛教的轉(zhuǎn)世之說?”

    狄進目光一動:“‘司命’‘禍瘟’與你的交流中,可曾提到過特殊的佛教?”

    佛教有輪回之說,認為靈魂是不滅的,被迫地在不同的生命形態(tài)之間生死變化,不過輪回之間,還有有很大區(qū)別的。

    比如有的輪回是被無明驅(qū)使的生死流轉(zhuǎn),無法控制,有的則是在菩薩度化眾生的愿力下,產(chǎn)生的自由出入生死的活動。

    所以后來的藏地佛教,將佛教的化身說、度眾說和世俗的靈魂說、轉(zhuǎn)世說的結(jié)合,出現(xiàn)了轉(zhuǎn)世尊者。

    狄進對于藏地佛教的了解并不深,大致上記得宋朝初年,對應(yīng)到藏地佛教那邊,是滅佛后又興起的“后弘期”,但轉(zhuǎn)世尊者的思想有沒有出現(xiàn),并不明確,故而有此一問。

    “吐蕃的佛教?”

    寶神奴搖了搖頭:“我們在信中的交流確有談及佛法經(jīng)文,但是不是吐蕃的佛教,我就不知了,你懷疑他是吐蕃人?”

    “‘禍瘟’說過,幾代‘司命’皆行走天下,居無定所,這樣的人必定見識廣博,即便了解到藏傳佛法,也不見得就是吐蕃人……”

    狄進說到這里,換了個角度詢問:“‘司命’所談及的佛法,有沒有異于宋遼佛法的地方?比如喜歡用一些古怪的祭器?”

    寶神奴仔細回憶片刻,眉頭一動:“是了!‘司命’喜顱骨,許多乞兒的尸體,就被此人的追隨者取走了,我本以為他是要研究我的銀針刺穴之法,如今想來,也可能是專門用顱骨祭煉法器!”

    狄進記下這點,接著問道:“‘司命’的追隨者是什么模樣?”

    寶神奴道:“是一位身穿黑衣,戴著斗笠的男子,身高臂長,年歲不大,他以‘司命’的追隨者自稱,‘司命’與我書信往來,便是此人傳遞!”

    狄進道:“似盧管事?”

    寶神奴評價道:“此人的輕功,比盧管事更甚一籌!”

    狄進目露沉吟。

    從如今獲得的線索看來,“組織”對于“永生法”的追求,又能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肉身上的不死,即“禍瘟”追求的“神通法”,讓人體擁有超凡脫俗的能力,或“長春”追求的“人種法”,讓人百病不侵。

    這固然在現(xiàn)階段無法實現(xiàn),但至少方向上還有些靠譜。

    一類是精神上的永生,即“司命”追求的“轉(zhuǎn)生法”,將靈魂通過類似于轉(zhuǎn)世的手段,傳到另一幅軀干上,籍此實現(xiàn)不死不滅,靈魂永存。

    肉身衰敗,將靈魂傳入信息空間,實現(xiàn)另類永生,不得不說,這很有想法,也過于超前!

    狄進想到這里,突然問道:“依閣下之見,長生能夠?qū)崿F(xiàn)么?”

    “當(dāng)然不能!”

    寶神奴冷冷一笑:“那么多帝王將相,有誰活到現(xiàn)今的?天子集一國之力,都無法長生,就憑這些藏在暗處的家伙,也配長生久視?”

    狄進道:“你是‘長生法’的間接受害者,又是旁觀者清,當(dāng)然能看明白這點,那么對于‘組織’的成員來說,他們的忠心和凝聚力該如何維持呢?”

    寶神奴道:“我是難以理解這些人所思,但想來必定是有些看得見的好處,才能讓他們繼續(xù)堅持下去。”

    “不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