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德明已入銀夏?” 狄進接過大榮復奉上的最新傳書,目光微凝:“我朝這邊檄文剛剛發出,還未傳到銀夏地區每個黨項部落的手里,那邊李德明就從后方的興靈,匆匆趕到銀夏,前來坐鎮大局……他來得倒是比我預計中早了很多啊!” 這無疑是個壞消息。 李德明終究當了二十七年的西夏之主,更是中興之人,從李繼遷手中接過風雨飄搖的政權,到了如今侵吞河西,坐鎮一方的諸侯,威望確實深入人心。 或許打仗,李德明不如李元昊,但在內政方面,可謂完暴李元昊那個戰爭狂人。 狄進沒有忽視這點,檄文就是要打李德明一個措手不及,料想他之前敗陣,黨項各部損失不輕,閉了榷場,斷了貿易,必須回到后方穩定局勢,等到好不容易撲滅了后方的火,前面的銀夏又亂了,必然焦頭爛額。 現在來得這么快,檄文這一招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狄進遺憾的同時,又問道:“李德明的身體狀況如何?可有任何病痛癥狀?” 大榮復將前線送來的情報記得極為熟練,眼珠轉了轉,就篤定地道:“并無這方面的消息!” “李德明年近半百,按我宋人的年紀,都是知天命的歲數了,這般勞累匆忙,馬不停蹄,就毫無病痛?” 狄進不好預言人的生死,但理由也是充分的,斷然道:“加派人手,詳查此事,這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如今是宋天圣八年末。 歷史上,宋天圣九年六月,即1031年6月,遼圣宗駕崩,享年六十一歲。 宋明道元年十月,即1032年10月,李德明去世,時年五十一歲。 遼圣宗前后在位四十九年,是遼朝的全盛時期,六十一歲的年紀,對于一位東征西討的契丹君主來說,已經算是長壽,他的去世也是先逐漸病重,后于行宮駕崩,至少對外而言,并不突然。 但李德明不同,李德明是屬于猝然而逝,在死之前一直在準備稱帝建國,結果眼見著只有一步之遙,身體突然支撐不住,倒下后沒多久就病死了。 依照這樣推斷,遼帝是日漸虛弱,這樣的人隨著朝局的改變,死期不能確定,有可能受到刺激,反倒硬撐著一口氣,往后拖個一年半載,如大漢神醫栗姬,一句話更是讓景帝延壽十年。 李德明則更像是身體透支的,如果能支撐,他怎么的也要等到稱帝結束后再死,但身體實在撐不住了,才會倒在最后一步。 按照這樣分析,這個世界的李德明壽數會更短些,畢竟行軍打仗,對于年輕人而言都是巨大的身體負擔,更別提這種年近五十,又是一場大敗,狼狽逃回后還要費心費力地安撫部下的人。 如果現在傳出李德明暴斃的消息,狄進都不會有任何驚訝感,而真要那般,黨項李氏就完了。 因為西夏沒有合適的繼承人。 “經歷了遼國翻臉、衛慕氏親宋、三川口戰敗、檄文亂人心,繼承人一旦出了亂,一捆捆稻草往下壓,再強壯的駱駝也得壓垮,何況西夏至今都尚未立國!” “速速去查!” 機宜司的人手來回,消息傳遞得極快,短短兩日后,大榮復就持著最新的傳信,前來稟告。 狄進接過看了,眉頭揚起:“李德明的隨行醫師僅有兩人?” “李德明是西夏之主,便是尋常的首領,身邊隨行的不止這個數目!”大榮復冷笑一聲:“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位的身體果然是出問題了,帶的醫官少,反倒容易遮掩,在手下面前也能展現出強勢!” 狄進微微點頭,再看完信報,又注意到一處關鍵:“李德明此次隨行的親信中,以三子李成嵬最得重用,屢屢托付重擔?” 大榮復來此之前也看過了,沉聲道:“這三子李成嵬的行跡也最明確,我們要不要……” “不必!陷阱罷了!” 狄進搖了搖頭:“這是拿自己不堪重用的兒子當誘餌呢,虎毒不食子,李德明也是被逼到了絕路,用出了這一招!” 李德明有三子,長子李元昊,二子李成遇,三子李成嵬,可能還有更多,但活著長大的就這三位,而李元昊無論是出身、年紀還是能力,都遙遙領先兩位弟弟。 這樣的好處在于,兄弟之間沒有爭奪,無論立長立賢,都是李元昊當仁不讓,壞處則在于,那兩個弟弟被壓得太狠,一旦李元昊有個三長兩短,這兩人中的一人繼位,即便西夏沒有與宋遼翻臉,三方相安無事,恐怕都撐不起大局。 越是蠻荒的政權首領,越是無法只靠父輩的遺澤,必須要自身具備能力與威望,以鮮血鑄就權力,因此李元昊被寧令哥弒了后,后面西夏的皇帝,接連被母族外戚所掌控,大梁太后和小梁太后粉墨登場。 李德明雖然不能預言到未來的事情,但肯定清楚,他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唯一能繼承大位,安定局勢的,只有李元昊,李成遇和李成嵬根本不成。 所以狄進已經清楚,李德明接下來除了安撫銀夏,迎戰宋軍外,還會做什么了:“看來這位西夏之主,接下來的要事就是不計一切代價,找回李元昊了!” 大榮復奇道:“迎回世子李元昊?此人還沒死么?” 成王敗寇,在所難免,李元昊在遼國中京做的那些事情,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戰爭奇才,可既然失敗了,便淪為狂妄自大,不知所謂之輩,在許多人的眼里,這個西夏世子應該已經死在遼國了。 狄進卻知道李元昊沒死,如果死了,姐姐早就帶著道全、遷哥兒、喻平和長風鏢局的精銳凱旋,狄湘靈遲遲未歸,顯然是擔心馬幫那邊撐不住,一旦自己走了,李元昊就會被漏出來,放虎歸山。 有鑒于此,狄進下達命令:“加派人手,到遼夏邊境巡邏,一旦發現李元昊及相關人員蹤跡,速速回報……” “兩地邊境太長,不可能完全守住,可以先誘些人出來!” 大榮復目光動了動,提議道:“李德明若想迎李元昊回來,必然派出接應的人手,我們可以先將之除去,斷了接應這個世子回國的路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