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六十八章 貓鼠北上,展昭和白玉堂齊至-《大宋神探志》


    第(2/3)頁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宋軍攻城掠地,氣勢如虹,為了以最快的速度攻下這座城池,劉平派出了從邊軍里精挑細選出來的三支選鋒軍,作為攻城的尖刀,輪番出擊,又親自在城下擂鼓助威,日夜攻打。

    彌陀洞的守將能力確實不俗,然銀州陷落的消息傳至,城內的守軍士氣不可避免地衰弱,再加上宋軍的攻城器械齊備,劉平老而彌堅,又最擅長這等攻堅大戰(zhàn),一座后世讓河東、鄜延兩路興嘆數十年的堅城,竟然在短短的五天內一舉而破。

    這顆楔子一拔掉,陜西與河東的聯系再無阻礙,接下來沿無定河向西,一路攻打過去的行動,便是順理成章。

    眼見著一桿桿旗幟佇立在代表銀夏之地的沙盤上,別說州衙上下官員目光火熱,就連須發(fā)皆白的杜衍都忍不住來回轉悠,興奮得難以入眠。

    自安史之亂后,河西走廊淪陷于吐蕃之手,期間雖有張議潮歸唐,然也是有名無實,至今河西一直陷于外族政權,倘若今朝能夠收復,不僅利于當代,更將名載史冊,千古流芳。

    在這種功勛的驅策下,不數日,宋軍已經立于石州城頭,而前鋒軍更是早早攻下了夏州城的兩座外圍防線。

    “中軍在石州休整一日,兵進夏州城!”

    “夏賊李德明,堅守城中!”

    “黨項各族來援!”

    “高繼宣破衛(wèi)慕部援軍!”

    “狄青破野利部援軍!”

    圍點打援,是極為常見的戰(zhàn)術,滅了援軍,便可毀了城中守軍的希望,破城也不再是難事,所謂“外無必救之軍,內無必守之城”。

    如此宋軍分工明確,陜西四路軍隊由劉平統(tǒng)領,猛攻夏州城,河東路如狄青、高繼宣、王凱、苗京等將領分頭出擊,阻截援軍。

    “報!興靈有援軍開拔,已入瀚海!”

    正在捷報頻傳之際,一個消息的傳入,令眾人臉色沉下。

    興靈的援軍即將抵達銀夏了。

    “來得這么慢?是不是后方人心不定,故意拖延?”

    “不!恐怕是李賊故意為之!”

    “黨項人斷了貿易后,無法自給自足的缺陷一下子暴露出來,倉底已經不足以連續(xù)供給征發(fā)起來的大軍,調用得早了,糧草就會供應不上!”

    “西賊要想跟我軍拼命,必須要卡準時機,只有在合適的時間點上召集全部兵馬,才能充分利用手中的資源,一舉將我軍擊退,安定銀夏!”

    “現在從瀚海趕來,加入戰(zhàn)場,正是好機會!”

    當看清楚了這點,包括狄進在內,也給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奇思妙計了。

    戰(zhàn)爭進行到這個地步,就是拼兵力、拼軍備、拼補給、拼士氣,戰(zhàn)事瞬息萬變,誰也無法預料到下一步會發(fā)生什么,這就需要臨陣的將領隨機萬變。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是這個道理,狄進、杜衍都是反對天子授陣圖,限制前線將領發(fā)揮的,如今到了這個地步,他們當然也不會遠程操控,而是給予前線最大的支持,令眾將毫無后顧之憂地發(fā)揮最強的戰(zhàn)力。

    “可惜,李德明的身體看來是撐下來了,至少在這個關口,他不會死……”

    開完了一天的會議,狄進回到屋內,剛剛放下讓人費神的公事,林小乙入內,奉上拜帖。

    “哦?”

    軍國大事當先的關頭,等閑的拜帖可遞不到自己面前,狄進展開,目光一掃,就露出喜色:“請他們進來!”

    兩道相貌俊逸,乍一看上去頗有幾分相似,但細細觀之,氣質卻大不相同的身影聯袂而入,正是展昭與白玉堂,到了面前,抱拳行禮:“狄三元!”

    “請坐!”

    狄進微笑著請他們入座,三人的接觸時間其實并不長,彼此卻不見外:“兩位來得正是時候,江南大局已定了?”

    展昭從懷中取出信件:“這是包縣尊的書信,請狄三元過目!”

    狄進打開信件,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語出贊嘆:“不愧是希仁,彌勒教經他的搜捕,此番是遭到重創(chuàng)了!”

    相較于“金剛會”盤踞在京師,“組織”更喜歡經營地方,而江南就是他們的大本營之一,彌勒教主亦是“組織”中地位極高的稱號成員“世尊”,盤根錯節(jié),勢力龐大。

    “司命”一脈的研究,為“世尊”加固宗教信仰,“世尊”則為那些研究人員,提供世俗的支持,雙方互助互惠,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不過賊終究是賊,無法與官府正面抗衡,只是以前隱蔽得當,默默積蓄力量,直到京師之中,為了抓捕“長春”,“世尊”交予“錦夜”的好手幾乎全員覆沒,卻有一人重傷逃走,正是外號“寶光僧”的方元覺。

    此人一路躲避官兵追殺,硬生生逃回了江南,恰好遇到包拯,闖入一場兇殺案中,方元覺自作聰明,還想利用包拯,卻被很快識破,籍此為突破口,撕開了彌勒教的關鍵偽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