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包拯和公孫策的助攻-《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駕!駕!”
眼見后方的煙塵不斷逼近,押送的車隊停下腳步,除了李德明的馬車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不透進半點寒風外,李成嵬的腦袋都從車廂里探了出來。
“進去!”
大榮復毫不客氣地呵斥了一聲,與禁軍統領商議后,來到夏守赟面前,行禮道:“夏太尉,不知后方是何人到來?”
此次押送李德明和李成嵬回京的官員,是慶州知州兼環慶路經略安撫使夏守赟,這位武人出身的高官被敬稱為太尉,此時斜了斜眼睛,不陰不陽地道:“是夏相公追上來了,去迎一迎吧!”
“夏竦?”
大榮復心頭一奇,頓時鄭重起來。
得益與雷濬的情報分享,他可是清楚得很,對方表面上一副賞識后輩的模樣,實則與自己的靠山貌合神離,指不定背地里就想捅刀子呢!
這老家伙不是好官!
事實上,夏竦年紀并不大,今年才四十七歲,待得近了,眾人更發現,對方竟是騎著馬來的。
京師內,文官上下衙門都是騎馬,病弱的才坐馬車,這倒也罷了,可從河西往京師而來,一路騎馬可是相當顛簸的,什么事情如此倉促?
“呼呼!”
到了近前,夏竦翻身下馬,落地時微微一個踉蹌,險些沒有站穩,調整了呼吸后,才邁著方正的步子,走了過來。
眾人迎上,夏竦先與瞬間堆起笑容的夏守赟攀談一番,再聽了禁衛指揮使稟明押送情況,最后來到大榮復面前:“你是機宜司的大提點?”
大榮復行禮:“是!下官拜見夏相公!”
“渤海遺民大延琳,在遼東起義,聲勢浩大,令遼庭驚懼,大提點在我宋廷任職,也是屢立功勞……好!好啊!”
夏竦撫須微笑,滿是親近。
大榮復趕忙露出受寵若驚之色,連聲道:“不敢!下官萬萬不敢得相公如此贊譽啊!”
“誒!你受得起!”
夏竦擺了擺手:“這押送途中,一路平安,可見護衛森嚴,賊人難越雷池,不過距京師還有五日路程,不能懈怠了!”
大榮復恭敬地應道:“下官謹記夏相公教誨!”
“老夫先行一步,諸位不必相送!”
夏竦點了點頭,竟是馬不停蹄,再度出發,不多時就帶著仆從和護衛遠去。
夏守赟原本以為這位是來搶功的,眼見對方絕塵而去,臉色倒是好看起來,大榮復則瞇了瞇眼睛,敏銳地察覺到,夏竦此番急匆匆地回京,必有大事發生。
而狄進臨行前關照,一旦有事,務必聯系兩個人。
包拯和公孫策。
這兩位,如今都在京師。
大榮復回到馬車上,立刻寫了一封書信,招來自己的親信家臣包有同,低聲吩咐了起來:“速去京師,將此信交給公孫御史,如果公孫御史有吩咐,你立刻照辦,不用回來請示!”
“是!”
包有同去了,換快馬,走捷徑,日夜兼程,兩日不到就抵達京師,然后直撲公孫策家中。
公孫策受某位準時放衙的官員影響,回家的時間也很早,迎面就見到這個圓臉家臣,眉頭微挑,直接道:“隨我進來!”
入了正堂,包有同將信取出:“公孫御史,這是我家公子的親筆信,急報京師!”
公孫策接過,拆開信件細細看了,沉聲道:“事情我知道了,大提點回京師交差完后,請他來家中一敘,此事關系重大,來時避著些人,我就不遞拜帖了。”
“是!”
包有同向來惜字如金,抱拳行禮,轉身離開。
公孫策拿著信,轉回后院,走入書房,對著里面一位翻看書卷的黢黑官員道:“遷哥兒前日將仕林的信送來,剛剛大提點也遣人告知,夏相公匆匆趕回,很快就會抵京。”
那黢黑官員的視線,依舊落在手中的書冊上,聞言應了聲:“哦!”
公孫策沉聲道:“這位夏相公可不是君子作派,我御史臺有一位同僚,叫孫沔,便是此人的黨羽,若非仕林提醒,我還要吃虧……你我要做好準備才是!”
黢黑官員依舊應著:“哦!”
換成旁人,這是很失禮的行為,公孫策卻毫不在意,他清楚這位肯定沉浸到某件事里面去了,卻又神奇地能接收外界的一切消息,接著道:
“以這位相公的作派,怕是只想要力壓北遼的不世功勛,卻不愿承擔對遼宣戰的巨大風險,仕林之所以給你我急信,也是擔心這位回到京師后,會節外生枝,反對前線不利!”
“不過你新入審刑院,我雖是御史,在朝堂上卻無夏相公那般黨羽眾多,直接抗衡肯定是辦不到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