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狄進話鋒一轉,提議道:“各部近來,還是要有些動作,讓人無可指摘才好!” 野利遇乞不太明白,只能道:“相公請示下,我們該做什么?” 狄進看向北方:“戰馬若是各部在調用,自是難以送往別處,河西近來或許會有自己的戰事!” 隨著這位的視線,野利遇乞也看向那個方向,臉色不禁變了,低聲道:“相公之意,是準備北上……攻遼西?” 人的觀念是一時半會扭轉不過來的,如今黨項人的心里,契丹人的地位依舊很高,對于遼國也有著畏懼,哪怕之前遼軍呼嘯來去,只是掠奪走了黨項貴族的財富,根本屁事沒干…… 狄進搖了搖頭:“不是攻遼,是遼西的阻卜族,這群韃子不敬天恩,我朝寬仁,欲設榷場,他們竟然迫不及待,縱容族人劫掠貨物,卻是要給其一個深刻的教訓!” “阻卜啊!” 野利遇乞松了口氣:“那好辦!那好辦!各部都能出人手,保證將那些不服我朝天恩的韃子統統剿滅!” 打遼人不敢,打阻卜的膽子卻很大,哪怕阻卜人窮得蕩氣回腸,連個鐵器都看不到,打贏了也能掠奪不少牛羊,黨項貴族游牧的習性,還是喜歡這等通過戰爭獲利的手段。 狄進再與他商量了一下各族所出的人手,野利遇乞興沖沖地離開了,準備行走各部,向大伙兒做出保證,只要跟著狄相公走,宣撫使就是瞎胡鬧,根本做不得主。 “河北的局勢,竟然糟糕到了這樣的地步……” 狄進目送對方離去,神色卻前所未有的凝重起來。 他已經大致明白,夏竦唆使趙稹,用這種愚蠢的手段,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了。 真的沒想到,這位一向精明利己的相公,居然要出這種下策。 夏竦的計策若是成功,趙稹就完了,連在河西當吉祥物的資格都沒有,恐怕下場是被立即調回。 而趙稹再怎么說也是太后的人,來宣撫河西也是著眼于兩府高層的一著落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太后豈能容許心腹被這樣擺弄,自是會記恨夏竦。 所以能逼得夏竦這么做的,不會有別的原因,只可能是河北的局面比預料中還要糟糕。 狄進對此,聯想到歷史上宋哲宗一朝,滅青唐吐蕃時的情況。 當時前線大將王贍為了立功,不斷夸大宋軍的優勢,藐視青唐,甚至上交一副錯誤的青唐地圖給中樞,為的就是讓朝廷以為,青唐吐蕃很好滅。 他騙著騙著,就連宋哲宗和宰相章惇,都被忽悠得深信不疑,認為宋軍出征是十拿九穩,那還怕什么,打啊! 等到后面王贍發現不對勁了,自己不想再打,朝廷卻以為他是坐地起價,想要得到更多的賞賜后再出兵,便不斷催促逼迫他出兵,可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現在的夏竦,和王贍就有些類似,先是竭力推動北伐,但真正上了前線,坐鎮大名府后,卻發現局勢并不如所期望的那般,又被狄進提醒,意識到遼國內亂的影響力可能并不是傳揚出來的那么大,想要急流勇退,卻哪里退得了? “可惜了,本該趁著邊關局勢大好,暫熄兵鋒,以調和國力,整治軍力,待得萬事俱備后再北伐!” 狄進搖搖頭,不再惋惜難以阻止的事情,安排遷哥兒,去將狄青喚回來。 狄青就不在興州了,正在黑山一代巡視,收到消息后匆匆趕回。 然后見面的第一句,就被問了這么一個問題:“如果現在河西各部被逼得不得不動用騎兵,我要你臨時組建出一支長途奔襲的騎兵,可有把握?” 狄青還不知這里的風波,奇道:“那些良馬都掌控在各個部落手中,朝廷沒辦法強征,他們恐怕不愿意拿出吧?” “不用擔心,各部會出精騎!” 此時左右都已退走,堂中只有兩人,狄進沉聲道:“趙宣撫正在做強征的事情,河西不穩,各部不愿意戰馬被送往河北,便要想方設法,在此用兵!” 狄青聞言面露怒意:“趙宣撫這般為之,是置兄長的心血于不顧??!” 狄進淡淡地道:“但這也創造了一個機會,一個光明正大聚集各族精兵,必要時率軍北上的機會,而到那個時候,趙宣撫若敢強行制止,恐怕就要發生一些不為人言的地方沖突了!” “真要這般?朝廷可沒有下令!” 狄青不了解背后的政治斗爭,卻也禁不住動容,突然又想到了北伐:“兄長,是不是與遼的戰事有變?” “是啊!等到朝廷收到消息,下達命令,抵達河西,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狄進凝聲道:“天下大局,休戚與共,真要戰火綿延,沒有一地能夠置身事外,我等自是希望北伐功成,燕云重回中原懷抱,然萬一失敗,考慮的不僅是自保,還得護住河北!” “此次備戰,你放心大膽地去做,一切的責任,趙宣撫和我會擔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