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狄進確實在編撰新版的《唐書》。 編寫史書,本就是館閣儲才的特權(quán),尋常進士很難得到這樣好的機會,而他當年是請了大儒劉筠出面,才開始了這部前朝史冊的編撰。 這件事當然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不僅是狄進,王堯臣、宋祁、韓琦也都受邀編撰過《唐書》,只是這些人在館閣時還好,工作清閑,如今都是河西一州之長,忙于政務(wù),沒什么時間了。 相比起來,狄進把河西路帶向正軌后,具體的事宜反倒不再插手,安然坐鎮(zhèn)邊陲,穩(wěn)定上下之心。 給唐朝修史,屬于空閑之際陶冶身心,同樣也是一份責(zé)任。 史書中有偉大的靈魂、跌宕的命運、掙扎的人性和鮮活的市井,唐朝更是一個后世讓無數(shù)人為之向往的朝代,能以一支筆,為這樣的朝代做出盡量客觀的記錄,是留于后世的深遠印記與珍貴禮物。 當然,有的人可不覺得這是禮物。 狄進寫著寫著,耳朵微微一動,聽到熟悉的腳步聲接近,微微一笑,放下了筆。 果不其然,待得他抬起頭來,就見狄湘靈步伐輕快地走入書房內(nèi),笑吟吟地道:“六哥兒!” 看著姐姐高興,狄進也挺高興:“姐,出了一口惡氣?” “六哥兒就是能耐,當真如你所料!” 狄湘靈語氣暢快無比:“就在剛剛,那個家伙果然提到了過年要與你見面,我就把準備好的那番說辭講了出來!呵,你沒親眼瞧見他的那張臉,難看到裝都裝不下去了!沒想到一個賊子,居然對《唐書》那么在意!” “此人在意的不僅僅是《唐書》,而是留于后世的聲名!” 狄進毫不意外:“當年‘長春’就說過,‘組織’代代有傳承,哪怕他自己看不到長生久視的那一日,待得功成之際,‘司命’也會將研究者的功績展現(xiàn)于世人,千秋萬代都將銘記,是他們這群人將原本遙不可及的長生之望,帶到了世間,憐憫地賜予在紅塵中苦苦掙扎的萬千生靈~” 狄湘靈嗤之以鼻,言簡意賅:“白日做夢!” 狄進倒也沒有一味的否定:“這種探索精神其實是值得鼓勵的,若人人安于現(xiàn)狀,毫無對于生命之道的追求,那世間就難有發(fā)展了!可‘組織’的行為顯然是走火入魔,對待可以真正活人性命的‘人種法’嗤之以鼻,拋到一旁,于邪道上的鉆研卻是孜孜不倦,無所不用其極……” “是啊!我看世上即便真有那長生的仙人,也不屑于這等冒認至親的無恥之輩!” 狄湘靈反正已是深惡痛絕,冷冷地道:“‘組織’既然在乎這等虛名,這次也算是出了口惡氣,不然整日見他那副假惺惺的笑容,我是忍不下去了!” 雙方都是聰明人,很多事情不用說出口,便可心知肚明。 狄氏姐弟已然確定,這個突然回歸的中年大漢,不是真正的狄元靖。 而中年大漢也很清楚,這對姐弟沒有將他認作父親,并且在做出各種鋪墊,準備在合適的時機予以拆穿。 但他依舊留下不走,并且和鏢局上下打得火熱。 因為認親這種事,很多時候是給外人看的,只要狄氏姐弟沒有鐵證戳穿他,就得投鼠忌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