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個職務保留了一定的體面,畢竟夏竦并未輸得一干二凈,至少安定了河北,沒有讓戰火燒到宋朝境內。 但北伐確實是他最早提出,并且相比起狄進提議的威逼之態,夏竦更加貪心,一力促成了大名府的建立,最后燃起火焰,卻控制不住它,以致于倉促北伐,險些動搖了國本。 這般罪責,兩府自是再無他的一席之地,再加上狠狠得罪了太后,想要翻身是難了,不過有鑒于夏竦的年紀不大,如今才四十多歲,未來或許還有卷土重來的希望。 相比起來,趙稹已經乞骸骨,辭官回鄉,七十歲的高齡,一旦失去權力帶來的滋養,很快就病倒,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該商討謚號了。 言歸正傳,夏竦降罪遭貶,府邸已回歸開封府管轄,門前早變得冷冷清清,甚至真的能看到一群麻雀在地上啄食,好一副門可羅雀的凄冷景象。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斜對面的一條街巷,車馬輻輳,人流如織,等著遞上拜帖的隊伍,列成長長的一隊,甚至拐出巷子,都排出好遠。 “那是誰家?” “哦,是我家。” 狄進先是饒有興致地掃了幾眼,等到發現幾個十分眼熟的仆婢進進出出時,才意識到,那是自己的新宅邸。 他眉頭一動,沒有多少驚喜,只是平靜地看著。 鐵牛和榮哥兒也很快認出,那就是自己要回的地方,難免露出驕傲來,即便是太平坊內,能有這樣規模的訪客,也是少見。 兩府宰執都不見得有如此煊赫的氣象,公子能得到這般待遇,他們自然與有榮焉。 呂公孺則仔細觀察每一位到訪者,很快皺了皺眉,拍馬往前靠了靠,來到狄進身側低聲道:“老師,這些人不少是京畿各縣的士族大戶,以前也來過我府上,只是沒有這般齊……” 說到這里,呂公孺頓了頓,提議道:“老師,他們沒有注意到我們,要不要先從側門入?” “不必!” 狄進淡然道:“走!” 由于他隨從太少,一開始確實不惹人注意,直到近了前去,那副年輕的熟悉相貌和常人難以企及的威儀,讓等待的人紛紛側目,然后大喜地圍了上來:“可是狄直閣當面?”“拜見狄大府!”“我等苦候狄大府多時啊!” “狄直閣”,是官場的規矩,除了相公這種泛稱外,一般高官都是以文學職位稱呼,狄進之前是天章閣待制,可稱為狄待制,現在他是天章閣直學士,便是狄直閣,什么時候成了天章閣學士,那就可以稱為狄天章了。 “狄大府”,則是當地主官的稱呼,權知開封府的主官,一般被稱為大府,而生活在開封府的百姓,也會做出這樣的稱呼,以示親近。 現場的人以這種稱呼為多,滿臉堆笑,點頭哈腰。 這何止是京師新貴,接下來京畿之地有相當一部分權力,都是由面前這位重臣來行使的! “我初到京師,尚未至吏部,未正式領受權知開封府的差遣,諸位的稱呼錯了!” 然而他們巴結的語氣,換來的的卻是一張平和的面容,與不容置疑的聲音:“現在散了吧,更改了拜帖,再來投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