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愧是他,剛剛回京,就能順水推舟,攪弄風云!” 呂府書房,呂夷簡目露贊許。 推官謝松,是呂氏門生,能回京任開封府衙的要職,也是得到了呂夷簡的關照。 這樣的門生遍及天下,恰恰是呂氏強大的根基。 因此宮城和府衙的消息,幾乎是不分先后地傳到了呂夷簡的耳中。 宮城內終究慢一些,府衙則是即刻送達,讓這位當朝宰相陷入了沉吟。 歷史上的《宋刑統》自頒布以后,于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哲宗紹圣元年(1094年)、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四次修改。 但改了,又沒有大改,所謂的改變,更多的代表著政治意義。 瞧瞧這幾個敏感的年份,就知道修改律法意味著什么。 呂夷簡當然不知道歷史上后續的發展,但也敏銳地察覺到,此時修改律法,恰恰是朝廷上爭端的一個疏導。 官家的帝黨看似占據上風,實則被架了起來,難過孝道這一關,呂夷簡是看得明明白白,并且樂于見得。 皇權不穩,才有權相大肆發揮的機會。 歷史上仁宗親政后,就十分忌憚呂夷簡,卻只能捏著鼻子忍住,直到不斷增加了御史臺的權柄,借用言官之手來扼制這位權相,再加上范仲淹等慶歷君子的活躍,才將之勉強壓住,但呂氏的影響力,在保守派系里面依舊舉足輕重,一直延續很久。 而現在的趙禎,比起那個在劉太后麾下畏畏縮縮,親政后才知道親娘是誰,被八大王挑唆,鬧出偌大風波的年輕官家,可要強得多了。 如今狄進回來,只走了一步棋,呂夷簡就知,官家真正的幫手到了。 不過呂夷簡和夏竦又有不同。 他從不為了算計主動設局,而是每每因勢導利,攫取利益。 鎮守西北,呂夷簡不會去,提議北伐,呂夷簡不會說,但如果真有了好處,一榮俱榮,也少不得這位呂相公沾光。 此次是同樣的道理,哪怕不希望看到官家能斗贏太后,最好盼著個兩敗俱傷,但也不會直接下場,狄進要推動律法的重訂,他也不會擋在面前做惡人:“告訴謝松,這是個立功的機會,要把握住!再安排一下大理寺,配合這位謝推官!” 呂公弼正在邊上研磨伺候,聞言笑道:“這下謝松必定對父親感恩戴德,來日若是更進一步,也能效力,只是如此一來,狄仕林也能坐穩開封府大府的位置了……” 呂夷簡淡淡地道:“你覺得他原本坐不穩?” “這一屆的兩位判官,都不是好易與的!” 呂公弼道:“陳執中本就是太子中允,東宮舊臣,與官家親近,又有父輩根基,父親此前不是還想與他結一門娃娃親么?至于那龐籍,通曉律令,擅長吏事,也是得多位宰執贊許的!” 呂夷簡微微點頭:“這二人來日必登高位,為父原本也有與陳家結親的念頭,卻不料陳家子非正妻謝氏所出,乃妾室張氏所出,此婦性情暴虐,陳執中又驕縱于她,所出的子嗣,非良緣啊!” 呂公弼聽了有些惋惜,陳執中老來得子,還是獨子,這門姻親可不比尋常嫁娶,那是牢靠的政治盟約,結果父親起初意動,后來經過調查,卻突然斷了這個念想,實在太過小心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