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并案處理-《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趙節度丟失兩子,起初十分著急,但漸漸的……態度有所變化!”
“哪怕他每每遇到下官,依舊是不斷催促,可下官隱隱有種感覺,此人應該是已經知道了孩子的下落,至少也有線索!”
“下官自是問了,他沒有回答,反倒厲聲呵斥!”
“兩子并未回去,其生母是哭天搶地,宗室那邊也散出去了許多人手,盡力尋找……”
“宮內是否知道?丟失兩個宗室子弟,這可不是小事,太后應該已然知曉……”
“恐怕大宗正寺也是擔心,朝廷自覺顏面無光,會不會進一步限制宗室子弟的活動范圍……”
葉及之已經回去休息了,臨行前將自己的疑慮一五一十地說出。
狄進從刑房來到正堂,看著龐籍和謝松整理《宋明道詳定判例》的同時,腦海中思索著寶神奴之死和宗室子丟失。
首先,寶神奴的身亡,如果真是滅口,動手殺他的是誰?
最大的嫌疑是“組織”,因為“組織”的“司伐”此前就似乎來到京師,包拯和公孫策險些抓住他的心腹“百工”。
而后公孫策曾經去過一次機宜司,想要提審寶神奴,但那時機宜司已經開始換屆,手續變得極為繁瑣,公孫策身為監察御史里行,并非這個部門的直屬上司,沒能進得去。
很可能就是由于這一次的審問未成,讓“組織”注意到了寶神奴,而此人身上,確實還保留著一些關鍵的線索,才借著機宜司內部的管理混亂,將之滅口!
“如果這個分析成立,那么機宜司的大牢里面,肯定就有‘組織’的人手,不然的話,不會將公孫策要提審,寶神奴身上還有線索的消息傳遞出去,殺人滅口的過程也不會那么順暢……”
“至于中間的阻礙,就是悟凈了!”
“畢竟悟凈在牢獄內著作心得,牢房更和寶神奴相鄰,一旦發生什么,他第一時間就能察覺。”
“先將悟凈調走,再殺死寶神奴,好處是可以悄無聲息地平息事端,壞處則是時間拖得較長,先要讓大相國寺的僧人出面,合理地帶走悟凈,然后再動手殺人……”
“我已經回歸了京師,‘組織’就不怕我在這段時間內,突然去機宜司提審么?”
“還是說兩手準備,如果我不去機宜司,就按部就班地滅口,如果我臨時過去,也能及時下手……”
“倘若是這樣的話,就要滿足幾個條件了!”
狄進目光微動,心頭已然浮現出一些判斷,默默記下后,又轉入宗室子丟失的案件。
對于葉及之的判斷,他沒有直接相信,但從這個過程里,卻也發現了疑點。
“趙允讓的兩個兒子丟失,至今快要半個月了,但凡走失案件,時間越短越有獲救的希望,半個月未歸,希望就十分渺茫了。”
“身為權貴的父母,可以花費重金,聘請江湖人士專門追查,但連連催逼一個開封府衙的推官,讓開封府衙派出人手,只會成為太后的把柄,給整個宗室難堪。”
“趙允讓是宗室里面舉足輕重的人物,哪怕起初因為丟失兒子,沒了冷靜的判斷,也不該一直如此不明智。”
“所以這起事件,同樣不是簡單的宗室子丟失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