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神探三人組再碰頭-《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繼太妃宣戰之后,遼國內終于要有一場大動干戈了!”
狄進放下一封最新的急報,目光明亮。
“金剛會”雖然覆滅了,但雙方至今還在不斷派遣斥候諜細,進入彼此境內,打探各種情報。
因此蕭孝穆那邊一動,位于河北的劉知謙,位于河東的雷濬,幾乎是不分先后地傳來書信,各有側重地描述了遼人的動向。
而數日后,位于河西的大榮復也傳來八百里急遞,預測遼人可能要對西京道的青幫動手。
對于遼國來說,馬幫和青幫是明顯的地方毒瘤,不穩定因素,但對于宋人而言,這兩個勢力越壯大越好,甚至必要時,還能伸出一些援助之手。
就像是當年遼國扶持西夏,讓它坐大,不斷騷擾宋朝邊境,是一個道理。
不過黨項李氏當年可以對遼帝俯首稱臣,又能通過迎娶契丹宗室女,來穩固雙方的關系,馬幫和青幫就不太行了。
歐陽春一向與這邊保持微妙的距離,即有限的合作,不過分接近,李元昊則是徹頭徹尾的死敵,說不定還指望著回河西,復興黨項的大白高國呢……
所以大榮復在信中建議,通過繼續與阻卜族貿易,讓他們獲取鐵器,制造軍械,再借著遼庭清理馬幫的行動,讓親近宋人的阻卜部落從中漁利。
如此一來,就算馬幫被滅了,這群本就不安分的阻卜人,也要侵吞下馬幫留下的遺產,西京道仍然不安分。
反正歸根結底就是一點,不能讓遼人如愿,順利清除內部的反抗勢力。
狄進深以為然,但對于阻卜族能夠辦到這點,卻還有些懷疑。
不過大榮復的建議,得到了范仲淹和狄青的一致認可。
既然河西的文、武、情報三路機構都看好,現在的阻卜人就可以成為新的禍患,那已經回歸京師的狄進,自然贊同他們位于前線的第一手分析。
正寫著回信,榮哥兒來到書房外稟告:“公子,公孫御史和包詳議來了!”
“請他們去正堂飲茶,我稍后就來。”
狄進吩咐了一聲,將給大榮復的回信寫完,安排速速送往河西后,起身朝著正堂走去。
到了廳上,就見一身緋袍,滿面紅光的公孫策,和依舊服綠,同樣精神十足的包拯,正在品著新茶。
服緋的殊榮,是太后賜予的。
這段時間就遼國盟約問題,朝堂上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不可避免地互相攻訐。
繼開封府衙判官陳執中,天圣八年狀元王拱辰后,殿中侍御史里行高若訥,監察御史孫沔又被指品性不端,并列出了種種實證,均被貶黜。
這就是對太后的抗議,畢竟當年這四個里行之位,都是太后安排的。
劉娥對此不置可否,發現嘴上最是不饒人,偏偏沒有把柄可抓的公孫策留下了,便予以嘉獎,賜下緋袍。
“恭喜明遠!”
此時狄進也為這位好友感到喜悅,公孫策在三人中年紀最大,如今已近而立之年,和青梅竹馬的陸娘子都有了一對兒女,但這個年紀成為御史臺的中堅力量,又有御賜緋袍,也可謂是前途無量。
公孫策自是欣然,卻又打趣道:“如何比得上仕林振臂一呼,得道多助,這般威風凜凜呢!”
包拯都難得地笑道:“近來我們審刑院內,亦有不少官吏議論此事,對遼索要歲幣,提振國朝士氣,說起來都對狄大府欽佩不已啊!”
雖然說古人的思想與后世不同,百姓認為皇帝愿意拿出自己的錢,給天下換來太平,是仁德的事情,可大家也清楚,予人錢財,尤其是予外夷錢財,終究是一種不得已的憋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