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零二章 自請北上,鎮守大名-《大宋神探志》


    第(3/3)頁

    所以狄進的擔憂是,若是最后被蕭孝穆上位,成為攝政,那于長遠來看,自然是埋下了動亂的禍根,但就現階段而言,遼國在蕭耨斤手里,和在她這位兄長手中,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戰斗力。

    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其他重臣不比他如此了解遼國內政,但也深知其中的道理,紛紛出言:“狄直閣所言極是,必須防范于未然!”“蕭孝穆若欲上位,或對外宣戰,當加強邊防,以備不時之需!”

    這還真不是畏懼契丹,杞人憂天。

    此前太妃蕭耨斤的名言是“我要宋人死”,蕭孝穆作為太妃親兄,遼帝的舅舅,繼承這位的遺愿,以攻宋為轉移內部矛盾之法,一旦得勝回朝,那執政之位就徹底穩固了。

    就在大家轉而探討如何防備河北河東,避免被遼人攻打之際,首相王曾突然開口:“這也不失為一個除敵良機!”

    自從被呂夷簡步步緊逼,這位曾經驚才絕艷的首相越來越低調,此時卻提出見解:“老臣以為,此番契丹內亂,我朝當派遣使臣入遼,與遼主再談盟約,試探遼庭態度,若能引得遼主自壞長城,則燕云收復,指日可待!”

    話音落下,次相呂夷簡身軀微顫,劉娥則深深凝視了王曾一眼。

    王曾少年成名,驚才絕艷,二十五歲的三元魁首,三十八歲便為宰執,后新帝登基,也是計智逐權臣,配合自己除去了丁謂,如今十數年過去了,已然知天命的老臣看似碌碌,卻在關鍵時刻,再度展現出了鋒芒。

    劉娥與之交換了一個眼神,默默頷首,卻不急于開口,果然趙禎語氣里難掩興奮:“依王相之見,何人可出使?”

    若對遼國的熟悉和了解之深,無疑是狄進最為合適,但他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曾經的功績都去不了,去了契丹也知道必然有詐,因此王曾目光閃了閃,有了人選:“老臣舉薦程琳。”

    程琳就是獻《武后臨朝圖》的那位,卻非奸佞,而是能臣,真宗朝的進士,仁宗朝的重臣,歷史上委以河北、陜西之重,留守大名府近十年,威信尤著,敵人不敢窺邊。

    如今的程琳雖然還沒有那些功績,卻已經展現出了外交的鋒芒,曾任館伴使,與提出非分之想的遼使據理力爭,是朝堂里面對遼強硬,手段又足夠靈活的臣子,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符合出使遼國的要求。

    趙禎對于程琳獻圖一直有些耿耿于懷,但他跟著劉娥學習,也知道評價臣子不能片面,此時壓住心頭喜惡,仔細思索了一下程琳的政績,頷首道:“王相所薦甚好,諸位卿家還有別的舉薦之人么?”

    范雍、王曙各自舉薦了一人,趙禎也納入考量,眼神下意識地看向狄進。

    他心中的最佳人選還是這位,也唯有這位負責遼國事宜,他才安心。

    而此時,狄進卻再度站了起來,朗聲道:“臣愿北上大名府,配合程公!”

    群臣盡皆動容。

    以狄進如今權知開封府事的功績,足以平平穩穩,過渡兩府。

    哪怕他年紀太輕,再在其他四入頭上消磨個兩三年,年近三十,也可以為宰執了。

    但此時外放,前途就難測了。

    畢竟對上遼國,再自信的人都不能說有十足的把握,別忘了上一任駐守大名府的夏竦,可是黯然失勢,貶黜在外的。

    所以此時此刻的請命一出,就連此前逢狄必反的韓億,嘴唇都顫了顫,想要說什么,最終還是閉上了嘴,默默嘆了口氣,腰佝僂下去,顯得愈發衰老。

    劉娥微笑:“官家以為如何?”

    趙禎哈哈一笑,抑制不住歡喜:“好!好!有程卿、狄卿不畏艱險,何愁我大宋不能克北虜,收燕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