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結局(上)-《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慢!”

    “司靈”說著說著,翻身下馬,已是朝著那里走了過去,但肩膀陡然被五指扣住,整個身子頓時僵住。

    李元昊沉冷的聲音從右側傳來:“你們這群人心里視若珍寶的《司命》,藏在永定陵里面,你這位首領是什么時候發現的?”

    “司靈”回答:“天圣五年?!?

    李元昊立刻道:“那為什么要拖到現在?”

    “司靈”正色道:“首先,這是我入狄家后,打聽到的消息,‘組織’并不知曉;”

    “其次,奉先軍雖是廢物,卻終究不是死人,我們要偷入陵墓,尋得《司命》,再將之搬出,動靜不會小,一旦被發現,后果不堪設想!”

    “要知道朝廷一直在搜尋《司命》,我們決不能讓他們有所察覺,倘若《司命》落在皇家手中,想要再拿回來,就難于登天了!”

    李元昊皺眉:“那你就一直等到現在?”

    “當然沒有!”

    “司靈”苦笑:“這些年間,我一直以‘司命’的身份,給遼人諜探勢力‘金剛會’的首腦寶神奴寫信,后來更是將‘南柯引’給了寶神奴,那是一種迷香,擁有奇效,寶神奴便用此物,做了一場離間小皇帝和劉太后的安排!”

    這件事李元昊也聽說過,當時宋朝官家的生母揭露,西夏那邊都有震動,還期待著宋廷發生大亂,不過后來劉太后將官家的生母接入宮中,成為太妃,就此安定了下去,聽說還揪出了不少遼國諜細,未曾想背后還有此人的推動。

    歐陽春一直旁聽,此時突然問道:“你的目的是,讓那群遼人諜探謀害了皇帝的生母,你們可以趁著混亂,進永定陵盜取《司命》……為何失?。俊?

    “因為狄進的出現,那位三元神探識破了‘金剛會’的布置,籍此立下大功,我的計劃,反倒成就了他!”

    “司靈”說到這里,語氣里既有懊惱,又有熱切:“但這就是命數,那人而立之年未到,就有今日的成就,凡事如得神助,便是《司命》之法!再看兩位,難道欠缺才干與實力?欲成大業,少的就是這一份命數??!”

    李元昊微微凝眉,眼神閃爍。

    歐陽春則沉聲道:“你們若要入陵墓,恕我難以奉陪!”

    “司靈”一驚:“為何?”

    李元昊目光更是凌厲起來:“歐陽兄要壓陣?”

    歐陽春輕嘆:“我曾有一位摯愛,便是入了渤海密藏,被陵墓暗器所傷,悔恨終生,為了告慰她在天之靈,我立誓不入墓葬,還望兩位諒解!”

    “呵,閣下武功當世絕頂,卻害怕陵墓內的機關非人力所能抗衡?”

    李元昊嗤笑一聲,空蕩蕩的袖子甩了甩:“那我這個殘廢,就更不能隨行了,死在這無人知曉的陵墓里面,還不如戰死沙場呢!”

    “司靈”臉色難看起來:“都到這里了,兩位放棄,莫非甘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歐陽春淡淡地道:“以閣下的處心積慮,多年謀劃,獨自入內,也是可以的,待伱取了《司命》出來,我們自然護你周全,保你離開!”

    李元昊更加干脆,五指一松,手掌再一推:“快去!”

    “希望兩位不要后悔!”

    “司靈”被推得一個踉蹌,丟下一句話,不再繼續辯駁,朝著永定陵的方向而去。

    此時天剛蒙蒙亮,遠處的軍營一片安靜,顯然讓這群不靠軍餉只能靠自己干活補貼家用的禁軍,這個時候就起來,是不現實的事情。

    而“司靈”顯然對這里的地形很熟悉,轉了一小圈,就瞄準了路線,避開軍營,深入陵墓的區域。

    歷史上的永定陵,是真宗趙恒和章獻明肅皇后劉氏、章惠皇后楊氏、章懿皇后李氏的合葬陵墓,就是劉娥、楊太妃和李順容合葬在陵墓中,又有第一任妻子章懷皇后潘氏附葬,第二任妻子章穆皇后郭氏陪葬。

    這個陵墓尚未正式發掘,陵內情形尚不為人知,但據說靖康之變后,金兵占領中原,便對北宋皇陵展開了瘋狂的搶劫。

    一時間,皇陵區內烏煙瘴氣,在瘋狂的盜掘中,哲宗皇帝的尸骨甚至被拋到了陵外無人過問,后南宋官員奉旨到鞏縣謁陵,親眼看到往昔威嚴肅穆的皇陵禁地,變得亂草叢中野獸出沒,狐鳴狼叫極為凄涼,沉痛地寫下“永昌陵(宋太祖)以下皆驚犯,泰陵(宋哲宗)至暴露,庭碩解衣覆之?!?

    那等慘狀現在自然不會發生,一座座宋陵都是威嚴肅穆,規格都有標準,如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陵臺三層,正方,下層每面長九十等等。

    這樣的規格配合上駐扎的禁軍,盜墓是不可能辦到的,但考慮到太后合葬,需要開啟皇陵,也不能徹底修死,“司靈”想到的便是鉆這個空子,趁著禁軍松懈,朝著兆城的西南角而去。

    眼見軍營被拋在后方,基本上不會撞到突然出現的禁軍,“司靈”按了按眉心,腦海中浮現出這些年繪制拼接的輿圖,再與真正的兆城作比較。

    這里太大了,根據他的計劃,就算運氣好,也得花費三四日的時間,才有機會確定一條可以進入的通道,得歐陽春和李元昊相幫,或許能大大縮短過程。

    “可惜這兩人太過謹慎,對于《司命》的存在又半信半疑,此時居然作了壁上觀,不然讓他們為我探路,便可萬無一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