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大結局(下)-《大宋神探志》
第(3/3)頁
狄湘靈道:“還在回京的路上,自從知道了爹爹的安排后,他就不再關注這里的事情了。”
“當年被冠以北俠之名,我就知道,宋廷里面最為難纏之人,正是這位三元神探……”
歐陽春露出唏噓之色:“我立燕開國時,還以為不久后,我會與他一較高下,沒想到我的大業匆匆而終,狄總鏢頭以為,我是不是安心當北俠,其實更好?”
狄湘靈道:“當你這么想時,你就不是北俠了。”
“呵!”
歐陽春搖頭失笑,運起最后的內氣,陡然朝外沖去。
狄湘靈如影隨形。
抬起銅锏。
天靈一擊!
碧眼里浮現出濃濃的不甘,魁梧的身軀晃了晃,歐陽春跪倒在地,垂下了頭,再無呼吸。
狄湘靈回到英夫人的屋中,推了一個獨輪小車,進入甬道,先將英夫人的尸體運出,再將“司命”“司靈”“錦夜”“杜康”糾纏在一起的殘軀抬出,連帶著李元昊和歐陽春的尸首,全部歸于塵土。
忙碌完畢后,她擦了擦額頭間的汗水,看向東方的天邊,展顏一笑。
一場糾葛百年的恩怨!
一個不為人知的時代!
結束了!
……
“官家,老身便將我大宋的狄梁公,交托到你的手中!”
大內寢宮,太后臨終的囑托從幕簾后傳出,跪伏在前面的兩府宰執,宗室子弟,聽得清清楚楚,目光各異。
有人心驚不已,甚至覺得太后是彌留之際,太過糊涂,怎能將一位本就年輕的重臣,拔到如此高位。
現在便是股肱,日后還了得?
有人卻目光閃爍,隱隱覺得,恰恰是這份囑托,暗含了束縛。
這位相公的年齡太輕,對遼國的優勢又太大,而真的滅了遼國后,地位更加無法撼動,如此人物一旦當了權臣,那盤踞朝野的趨勢,恐怕前所未有!
陰暗些想,也只能期待這位英年早逝,別長命百歲,那真是要了不得……
而現在,太后口中的股肱之臣,連帶前唐名相狄梁公的忠直,也成為了枷鎖,能稍稍限制一下對方日后的行為。
畢竟太后如此信重,近乎托孤一般的臣子,來日若生出了某些野望,那累及的名聲不僅是自己,更有祖宗之譽!
只是某些更加熟悉這位的老臣,又不禁默默搖頭,如此手段放到這位身上,真的有用么?
以太后之意,還是期許更多吧!
“大娘娘……孩兒……孩兒記得了!”
這份特別的囑托,有多少是倚重,又有多少是忌憚,亦或者兩者兼有之,只看個人的領會,相比起群臣復雜的思索,趙禎則根本沒有顧及到這些,他已是泣不成聲,斷斷續續地道:“娘,你好好養……養身體……”
“來了……妾身來了……”
劉娥說完后,卻好似了結了最后一樁心愿,氣息徹底衰弱下去,唇角卻在含著笑。
再也沒有撕扯袞服的必要,此時此刻的她,腦海中唯有一幅畫面。
坐上舟楫,漂入忘川,抵達岸邊,牽住那個人的手,共赴來生。
帶著一生的榮辱與功績。
老太太安心地閉上了眼睛。
“太后……”
“薨逝!!”
悲呼之聲響徹大內,全城哀悼,家家戴孝。
忙碌了足足數月,當領了御藥院勾當官一職的張茂則,首次在天子坐朝時,侍立殿角之際,才發現垂簾聽政的簾幕,已然徹底從殿內撤出,唯一高居御座上的,是一道著絳紗袍,戴通天冠,加白羅方心曲領,正襟危坐的年輕身影。
官家趙禎。
正如太后所言。
寬仁恭儉,出于自然,愛民恤物,出于圣性。
而立于群臣,身穿紫袍,佩金魚袋的,則是一道同樣年輕的出眾身影。
相公狄進。
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此時此刻的群臣,都不得不承認這一位。
治國安邦,王佐之才,股肱心膂,撐扶天地。
自古一代帝王之興,必有一代名世之臣。
君臣相望。
一顆趕超漢唐的雄心!
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開始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