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五章 丑聞!絕對滴丑聞!-《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等回到國子監門口時,天色已經暗下來了。
官差依舊圍在外面,點燃了燭火,時不時有胥吏來去匆匆,四方盤查。
別說國子監,旁邊的太學依舊熱鬧,每一所學齋里面,都有不少學子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臉色或震驚,或不安。
恐慌的氣氛開始醞釀。
馮京也在其列。
他同樣有些害怕,再無往日里眉目精致、儀度翩翩的風采,縮在角落里,左右看看那黑暗,覺得有一只大手要探出,將他這個前途無量的士子,扯入無底的深淵。
啪!
一只手掌真的按在了他的肩頭。
馮京一個激靈,險些跳起來,然后就發現公孫彬的臉湊到旁邊:“馮當世!”
“呼!呼!”
馮京猛喘了兩口氣,哆嗦著苦笑道:“公孫小郎,你這是作甚,嚇了為兄一跳!”
公孫彬笑著抱了抱拳:“當世兄,小弟有事請你相幫!”
“哦?”
馮京有些詫異。
雖然同為太學學子,但兩人之間顯然有些生分。
馮京和王安石、司馬光、曾鞏等人屬于一個年齡段,彼此間也有交情往來。
而公孫彬、包默成和狄知遠則是另一個年齡段的,相差了十多歲,固然還是同窗,但放在外面,都已經差一輩了。
所以平日里,也只有在吹噓行首的妙處時,老的少的才一起聚過來,大伙兒帶著相似的笑容,一起聽他嗶嗶。
現在這般找上門來的,還真是少數。
有鑒于對方的背景,馮京當然不會推托:“我們是何等交情,盡管講來!”
公孫彬也不拐彎抹角,開門見山:“小甜水巷,當世兄了如指掌吧?”
“啊?這……”
馮京仔細看了看公孫彬,對方十四歲還是十五歲的?不過說是十六七歲也有人信,這個年紀放到民間,基本就成親了,有些早就和身邊的婢女成就好事,煙花柳巷的滋味也嘗過了。
但現在這個關頭,是不是不太合適?
那邊司馬君實尸骨未寒,這邊廂就去煙花之地尋歡作樂,雖說不是國喪,一定需要忌諱,但終究是同窗,顯得過于涼薄了吧?
“當世兄誤會了!”
公孫彬解釋:“去小甜水巷,并非為了尋歡作樂,而是有些事情要詢問,當世兄身為司馬君實的友人,不好此時出面,遣一位隨從跟著我便是。”
這是狄知遠和包默成,與他一起在路上商量的結果。
現在真相未明,馮京萬一猜中了他們調查的方向,認定了司馬光是始亂終棄之人,反倒不好,倒不如直接借個熟悉的下人,作為查案的人手。
“咦?”
馮京確實聰慧,一聽就知道這不是風塵之事,稍作沉吟后,卻是緩緩起身:“還是我與閣下一同去吧!”
他是商賈之家出身,雖說家中不是那種富甲一方的豪商,但吃穿用度從來不愁,自然有心腹的仆從和書童。
可首先派出這等親信,如他親臨,真出了事情,責任半點逃不脫,其次隔了一層,交情也就差了,錯失結交的良機。
所以不久前還嚇得臉色蒼白的馮京,憑空涌起一股勇氣來,步履沉穩地跟著公孫彬走出學齋。
果不其然,就見外面候著兩位少郎。
一位笑容和雅明凈,一位面容黝黑到夜色下險些沒發現。
馮京心頭喜悅,臉上擺出沉靜悲痛之色:“狄小郎!包小郎!”
“當世兄!”
雙方見禮,道出來意。
“你們果然在查司馬君實遇害的案子……”馮京并不詫異,只是不解:“這與小甜水巷何干?”
公孫彬看了看狄知遠和包默成,狄知遠輕輕點了點頭。
如果是個下人來此,毋須跟對方解釋什么,吩咐便是,但既然馮京親至,有些話還是要說開的。
包默成沉聲道:“我來吧!”
聽著這位言簡意賅地將如今的線索說明,又強調了純粹的猜測,馮京目光閃爍,思索片刻,語氣發生了變化:“竟有此事……司馬君實的性子……嘖!倒也難說!”
公孫彬趕忙道:“怎么講?”
馮京遲疑了一下,低聲道:“諸位當知,司馬君實已近而立之年,尚未娶親,是為爹娘守孝,然食色性也,久蓄心抑,恐情難自禁……唉!”
他沒有說完,但言下之意,在場幾人都清楚。
士人結婚的年紀,普遍比起百姓要遲,但一般來說,二十歲及冠后,就安排親事了。
狄相公二十五歲成婚,已經是比較晚的了,司馬光至今已經二十七歲,還未娶妻,基本上就是兩種情況。
要么家里實在貧困,經濟條件不允許,要么就是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一心修仙,大婚日逃跑,比如父母病故,婚事耽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