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番外第十章 頭號嫌疑人-《大宋神探志》


    第(2/3)頁

    掌柜也露出苦笑:“怎會不在乎呢?不瞞狄公子,我們看到這最新一部的稿件時,也覺得……不盡人意!第二日那女子登門時,老朽就提了提,她卻毫無反應,拿了原稿就離開了!潤筆出了,刊期定了,商議之后,只能刻印出書!”

    狄知遠目露沉吟。

    如此看來,書肆在面對這些著作者時,處于完全的被動,甚至無法督促續作的質量。

    可商人逐利,以《漢朝詭事錄》如今在民間的紅火,文錦居真就完全被著作者拿捏,絲毫不做應對?

    帶著懷疑,他開始詢問各種細節。

    女子登門的具體時辰,可有看到仆婢在外等候,來去是否坐著馬車,帶來的書稿用什么器物存放,是否以任何方式調查過著作者的身份等等。

    足足問了小半個時辰,狄知遠揮了揮手,口干舌燥的掌柜這才如蒙大赦地退了出去。

    待得后堂只有兩人,狄知遠品了口茶水,潤了潤喉嚨道:“張先生以為,這位陳掌柜可有隱瞞?”

    張茂則心平氣和地道:“他在回答小郎問題時,注意力卻一直放在我的身上,尤其是提到一件事時,最為緊張。”

    狄知遠立刻道:“陳掌柜否認以任何方式調查過著作者的身份時,下意識地瞟了張先生一眼!”

    張茂則表情無喜無悲:“是啊……”

    狄知遠見狀坐近了些,壓低聲音道:“先生,我有一事請教,這文錦居的錢財利潤,是由宮中監管么?”

    這個話當官的不會問出來,問了張茂則也不會回答,但面對一位十歲不到的少郎,尤其是感受到對方那顆純粹的查案之心,張茂則沒有遲疑,緩緩地道:“文錦居屬皇家產業,官家已然下詔,由內藏庫管理,帳籍定數,皆有參驗!”

    宋朝天子有專門的小金庫,名內庫,而內庫的管理又分為奉哀庫、內雜庫和內藏庫。

    其中奉哀、內雜兩庫,繼承了歷代內府組織的傳統職責,即供給宮廷消費,是為標準的“天子私藏”,內藏庫則復雜許多。

    起初是太祖出征時期,將滅亡的敵國國庫財賦收繳,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后來又將中央計司歷年財政結余納入,作為國家儲備的財源。

    在外朝入不敷出,或者天災人禍降臨的時候,皇帝就會取出內藏庫的錢,用來賑災安民,歷史上的仁宗就多次從內庫里面取錢救濟,補貼前朝所用。

    說實話,宋朝的商品經濟遠非前面幾個朝代可比,甚至后世的明清,由于管制體系的興起,使市場嚴重受挫,都沒有這個巔峰期發達。

    歷史上北宋的內庫財富,就多到遠超想象,不會出現舔著臉跟臣子要錢,沒拿到足夠的數目又氣急敗壞地囔囔“朕的錢”的場面。

    所以后來隨著史料的逐漸完善,史學界也推翻了不少民國時期的舊有觀念,比如王安石變法是因為國家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更正為那時的宋朝依舊有雄厚的錢財和國力,但由于英宗神宗父子迫切收回真宗仁宗兩朝讓渡出去的皇權,才會支持王安石推行變法。

    這也是王安石變法后,國庫瞬間充盈起來的原因。

    變法并沒有直接變出錢來,而是把原本地方上的財政收歸中樞統一調配,改變了蛋糕分配的方式,國家立刻有了充足的錢財,用于發動對外戰爭。

    如今三冗問題扼殺于萌芽之中,國富民強,雖說依舊有種種弊端存在,卻是不需要那樣大動干戈的變法。

    連范仲淹都沒有實施慶歷新政的想法,卻依舊著眼于不少制度的完善。

    內藏庫便是其一,這個機構可讓皇家產業規范化,一來不與民爭利,二者也把其中的糊涂賬算一算。

    比如樊樓,也是皇家的產業,但同樣有許多商賈在里面撈錢,財富的分配已經頗似后世的股份制度,背后又有各種權貴支持,以致于這個京師最熱鬧的正店,每每結算經營,都收不到多少銀子,顯然就是被上下其手,貪墨了去。

    一家如此,家家如此。

    貪欲無止境。

    張茂則此次出宮,不僅僅是因為官家追更追得大為失望,也有為內藏庫監察而來。

    他性情簡樸,穿著色澤暗舊的衣服,不是故作清廉,恰恰是不喜亮色,一貫如此,深得信任,委以重任。

    所以冷眼旁觀之下,這位陳掌柜已經是重點懷疑對象。

    畢竟除了權貴商賈伸手外,皇家產業的內部人員也會監守自盜。

    如果真是如此,那著作者的身份,書肆肯定會盡量調查,以爭取利益最大化,畢竟書肆的收入與他們自己的收入息息相關,不完全是為了辦差。

    然而面對張茂則,這位掌柜和書肆內知情的伙計,肯定是不會輕易承認的,擔心拔起蘿卜帶出泥。

    “帶他們到機宜司審一審?似乎有些小題大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