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二十二章 撥云見日-《大宋神探志》
第(2/3)頁
狄知遠面露怪異,那人不是一副大遼天下無敵的模樣,怎么硬氣都在嘴上了?
當然這是好事,他趕忙問道:“內廷的賊子是誰?”
公孫彬搖頭:“鄭屠戶并不知曉那個人是誰,只是每次給樊樓送肉的途中,都把聯絡的紙條參入其中,再在必要時留下記號。”
狄知遠微微皺眉:“就這?”
“你別以為鄭三不重要……”
公孫彬解釋道:“樊樓如今是京師正店之首,又是皇家產業,有內藏庫監察,與內廷接觸極多,鄭屠戶多年給這家酒樓供應肉食,上下都混熟了,連宮中內侍他都認識不少,這樣的人確實難以取代。關鍵是根據鄭屠戶所言,他在一年前,還受命令,將一瓶藥丸送入指點之處,應該已經被內廷之人取走了!”
狄知遠神色凝重起來:“毒藥?看來賊人的計劃早就開始準備了,只是尚未有機會實施。”
包默成沉聲道:“內廷之人,鄭三不清楚,宮外聯絡這賊子的,他總不會一無所知吧?”
“確實不是一無所知,但只知道一個稱號罷了……”
公孫彬道:“七年前的一晚,鄭三從夜間醒來,便覺得床頭站了一人,自己無法動彈,無法開口,那人詳述了他父子的使命后,自稱‘威德’,是‘金剛會’的新任首腦。”
包默成道:“‘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威德’倒是與‘金剛會’相符。”
公孫彬道:“此后就是‘威德’一直與他聯絡,可惜除了聲音外,鄭三同樣沒有看到對方的真面目,這群賊子當真小心到了極致……”
狄知遠問:“還有別的線索么?”
公孫彬搖頭:“戴提點根據他交代出的據點,派人前去緝拿,發現早已人去樓空,相關的京師居民,比如賄賂張希貴的所謂家人,應該也找不到了……”
狄知遠和包默成對視一眼,嘆了口氣,并沒有感到意外。
一名諜細,落網后如果不能及時地供述,就算最后交代出了所知道的一切,這些秘密也可能失去了價值。
鄭屠戶的情況就是如此,他的同伙不僅早在兩個月前就知道他被捕,而且還多次以家人的身份,膽大包天地賄賂機宜司的官員,期望在此人身份暴露之前,將其神不知鬼不覺地救出來。
張希貴太貪,收下錢財,沒肯放人,后來這群諜細便以話本傳奇通知宮內之人,恐怕是改變了計劃,要提前動手。
如此一來,他們當然不可能還停留在原地,肯定是轉移地點,改變身份,清除線索。
可以這么說,鄭屠戶的暴露,宮外的同伙很難抓捕,影響最大的反倒是內廷的那一位。
因為宮中的人跑不了,如今又已經確定了有奸細,只剩下逐步搜尋,將其徹底揪出來。
不過那是皇城司的職責,就算狄知遠能夠入宮,也不可能大咧咧地在皇宮禁地里面追兇,他們的目標,只能放在外面的遼人諜探身上。
想到這里,狄知遠看向府衙:“司馬君實遇害案,這下又要重審了吧?”
“當然!案子又被推翻,那位呂大府氣急敗壞,趕回府中,應是向呂老相公求救……”
包默成是實誠性子,一向不會夸大其詞,有此一說,可見府衙內都議論開了。
此案如此反復,身為權知開封府事的呂公綽,首當其沖,威望盡失。
身為呂夷簡長子,他的能力其實并沒有那么不堪,但運勢著實不佳,趕在這個關頭碰上了這等要案,又失了格局,兩府之路已然斷絕。
包默成并沒有幸災樂禍,只是陳述事實,接著道:“犯人葉氏再度受審,不過此賊極為頑抗,聽書吏說,翻來覆去就是一套情殺的言辭,給她看了鄭三的招供,也是無用……”
“這女子的骨頭可比屠戶鄭三還要硬,等在這里,恐怕短時間內不會有什么新的線索,我們去四方館一探如何?”公孫彬提議:“根據阿儂母子的線索,殺害了司馬君實的賊人,后來發現進入了遼人使團,可見下令的就是遼使,我們不妨直接從使團入手,讓他們交代出諜細的身份!”
狄知遠聞言有些意動:“遼國使團久居京師,正使耶律庶成是遼主的心腹,副使蕭胡睹是南院大王的親信,‘金剛會’的諜細既然肩負了如此重大的任務,不可能與這兩人全無聯系,若能從他們入手,或許可以快刀斬亂麻,直接逼問出首領‘威德’的身份!”
“不可!”
包默成斷然搖頭:“遼國雖弱,終究與我朝有盟約在先,于情于理,我泱泱大國都不能在毫無實證的情況下,凌虐對方的使臣,失了大義名分!”
公孫彬一滯。
狄知遠轉念一想,也覺得急躁,承認錯誤:“確是如此,不該如此……”
此案一旦能水落石出,性質將極其惡劣,到時候宣告朝野上下,必定群情激奮,北伐燕云,破滅契丹,便是堂堂正正,師出有名。
可如果直接對使團下手,即便事后證實,遼國使臣確實與諜細有關,也容易予人口實,無法整肅內外,上下齊心。
所以順序不能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