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潘承炬適時開口:“你對這位會首很是了解?每日見面?時時相處?” 韓達氣勢瞬間低了下去:“沒……沒有……” 潘承炬毫不客氣地道:“那你如何斷定他不會通遼?” “這……這……” 眼見這位戰戰兢兢,狄知遠接上打圓場:“韓義士,你協助府衙擒兇,這份功勞朝廷記得,不會虧待有功之士!但你也不能因為義氣,就一味替賊人袒護,別忘了,污衣社不止有姜九,還有數百弟兄,他們可是勤勤懇懇,只求一個謀生之處的苦命人!” 頓了頓,狄知遠又道:“況且目前只是懷疑,污衣社的高層與遼人有勾結,這個奸細到底是不是會首姜九,還在兩說,萬一你最后包庇錯了人,又是何苦?” 韓達暈頭轉向,只知跪下叩首:“官人!公子!俺不懂那些大道理,只知道社內的弟兄,絕不是暗通外敵的賊子,還望朝廷寬仁!還望朝廷寬仁吶!” 潘承炬語氣緩和下來:“不通外敵,府衙為難你們作甚?” 狄知遠則上前將其扶起:“招義士來此,就是要保全污衣社,你莫要慌張,仔細聽潘判官的!” 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韓達徹底折服:“是!是!俺聽!俺都聽!” 潘承炬馬上問道:“你能帶多少官差入無憂洞?” 韓達為難:“這……怕是帶不了幾人,社內兄弟彼此熟悉,生面孔必定惹人嫌疑……” “具體能帶幾人?” “最多四人……還無法深入洞內……” 潘承炬皺了皺眉,沉吟片刻道:“你社內有多少義士,對遼賊抱有深仇大恨的?不是那種夸夸其談之輩,而是家人被遼賊所害的北人!” “很多!俺就是!” 韓達雙目圓瞪,馬上道:“俺全家當年就是被遼狗所害,社內不少兄弟與俺一樣,都與遼狗有深仇大恨!” 潘承炬輕輕一嘆。 早年在并州任縣尉,后來又在北方各州縣多任官職的他,對此毫不意外,但也看了下首的少年郎一眼。 若非這位勸阻,這些人也許就在圍剿無憂洞的犧牲名單里了,頗為可惜。 狄知遠則想到姑姑所言。 這個年代有一份安定的家業,是不愿流落江湖的,反之這么做的,家中往往再無親朋依靠。 比如四位出身五臺山的武僧叔叔,就是孤兒,父母親人皆亡故,正是當年遼人鐵騎南下,一路燒殺搶掠的惡果,江湖人相對普通百姓來說,更加痛恨外敵,亦不是覺悟更高,純粹是仇恨所系。 現在由內部攻破,潘承炬更有了激勵之法:“既有此等血海深仇,你可愿看到遼國滅亡?” 韓達雙目怒瞪,身子再度顫抖起來,只是這回從驚惶,變為了亢奮:“當然愿意!” “好!” 潘承炬猛然起身,來到面前,握住韓達的雙手,擲地有聲地道:“我朝北伐之勢,已不可擋,但國內總有些太平久了,不愿意再興戰事的臣民!” “案發當晚,本官就去了四方館,質問遼使,卻被其搪塞,如今在無憂洞中拿人,就是為了將諜細的首腦拿下,讓遼人再無僥幸!” “本官會派四名精銳好手,與你同去,凡與遼人有家仇的,平日里在污衣社中不受重視的,你都可以邀來相助,如若發現不妥,也不可婦人之仁,必須痛下殺手,避免通風報信!” “擒賊擒王,一旦大功告成,北伐滅遼,大勢可定,朝廷會記得你們,全天下的人都會記得你們污衣社的義士!” 狄知遠旁聽,都覺得熱血沸騰起來,韓達眼中爆出精芒,祖輩父輩的仇恨,化作一團熊熊的火焰,在胸中燃燒,從牙縫里擠出一句話:“俺一定拿了賊人,北伐滅遼!!”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