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乾元三十載-《大唐天將軍》
第(1/3)頁
這是載入歷史的一年。
乾元盛世,在這一年結束。
但并不意味著盛世終結。
乾元三十載,二月一日。
洛水河畔,冰消雪融,河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兩岸垂柳依依,嫩綠的柳絲隨風飄舞……
在這萬物復蘇的季節中,李瑄于紫薇城貞觀殿中召太子李奕。
“臣拜見父皇……”
年過四旬的李奕向李瑄一拜。
步入中年的李奕,變得越來越有威儀。
“太子免禮……”
李瑄示意李奕不必多禮。
這一年,李瑄正式邁入花甲之年。
昔日的戰神逐漸老去,他的兩鬢雖有白發,但精神奕奕。
他說話的時候,也中氣十足。
這得益于節制,再加上平時注意養生之道,鍛煉身體。
“謝父皇……”
李奕回禮。
“你當太子已有三十載,有未想過當皇帝啊!”
李瑄看著李奕,語出驚人地言道。
“父皇龍體正盛,為萬民之寄托,兒臣從不敢妄想….…”
聽到李瑄的話后,李奕大驚失色,趕緊跪在地上,向李瑄行大禮。
他以為父皇叫他來,只詢問渤海都護府的事情。
李奕去年秋天的時候奉命出使渤海都護府。
李瑄讓他考察渤海都護府有無建立渤海省的可能,那里的百姓是否歸心。
他前日剛回來,也拜見過李瑄,但李瑄沒有讓他討論政事,只是陪伴母親裴靈溪吃飯。
“都說我李唐一朝,自有玄武門繼承法。奕兒沒有效仿先祖,為父是欣慰的。”
李瑄又話鋒一轉,突然向李奕說道。
此言更讓李奕心驚膽戰。
因為李世民、李隆基,甚至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都屬于靠“政變”上位。
李奕知道李瑄說的是先祖李承乾。
也意指如果李奕發動政變,是不可能成功的。
先不說有沒有利欲熏心的將領跟隨,就李瑄打造的鐵血禁軍,是李奕永遠過不去的坎。
而且李瑄雖長,但老當益壯,猶有千鈞之力。
李奕的弟弟李淞非常勇武,他用三年時間,征服島國,擒天皇于洛陽謝罪。
李瑄在島國設扶桑都護府,扶桑都督府。
改任李淞為扶桑王,大都護、都督,大將軍銜。
這表明將島國作為唯二兒子的封地。
讓自己兒子能顯露頭角,也有依托。
以扶桑都護府的實力,永遠也不可能威脅到開啟工業革命的中洲大陸。
但前幾年李淞與李瑄比劍的時候,卻一招都難以接下。
李瑄驍勇的,是亙古未有的。
“奕兒請回答朕的問題,你想不想當皇帝?”
見李奕戰戰兢兢的模樣,李瑄再次詢問李奕。
“孩兒不想……”
父皇龍體安康,李奕哪敢回答自己想當皇帝。
“身為華夏帝國的繼承人,應有野望,應有雄心。你的志向應該大到五湖四海,包羅宇宙萬象,你讓阿爺失望了……”
李瑄眉頭一皺,恢復不怒自威的神色。
“萬事莫過于孝,孩兒不敢!”
李奕再次叩首。
李瑄聽到這句話后,才消解怒氣。
他是孝子,牽扯到孝,確實易生隱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