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40章 重拳出擊(上)-《盛唐挽歌》


    第(3/3)頁

    王忠嗣擺了擺手,淡然說道。

    他故意賣了個破綻,空出北面的沙漠地段,沒有派兵防守。如果吐蕃人夠聰明,一定會派兵從北面迂回,穿越百里沙漠,繞道去唐軍后方,然后試圖擊潰唐軍中軍。

    而峽谷正面,將會迎來一輪又一輪血肉模糊的苦戰。

    唐軍雖然并不像后來的宋軍那邊布置“純隊”(即兵種定死不能替代,作戰靈活性大打折扣),但依舊是主力分工明確,各兵種各司其職,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中諸軍按其職能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蕩、奇兵等多種。這些兵種常常一人多技,需要打什么仗就擔任什么職責,士兵的戰術素養非常高。

    在常規情況下,唐軍在陣地戰時,每當戰斗展開:

    敵人在一百五十步的時候,弩兵開始射擊;

    敵人在六十步的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

    敵人攻入二十步的時候,弓弩手發箭后執刀棒(陌刀或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

    己方重裝步兵與敵方步騎兵短兵相接后,奇兵、馬軍、跳蕩軍皆不準輕舉妄動。

    如果前方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蕩、奇兵、馬軍方可迎前敵出擊,重步兵則后退整頓后準備再援。

    如果跳蕩、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除去裝備陌刀的重步兵之外,還包括防御弓矢等遠程武器的刀盾兵,與手持短兵器的輕步兵)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

    類似條例不一而足,篇幅不小。

    所以陣前如何打仗,其實章法都是固定的,基本套路就那么回事。哪怕一個什么也不懂的門外漢,拿著“戰術手冊”依葫蘆畫瓢,也可以打得像模像樣。

    這部分,其實并不是指揮打仗的困難所在。

    因為,沙場對陣之時,只是一般情況是這樣。

    令人遺憾的是,戰場上……所謂的“一般情況”其實非常少,反而是那種“非常規情況”比比皆是。

    這就跟天下沒有兩片樹葉完全一樣差不多,打仗沒有定死的套路,只有木魚腦袋頑固不化的庸將。

    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就很考驗指揮官的戰術應變能力了。

    自己這里有什么菜就做什么飯,客人喜歡什么“口味”就做什么飯,并無固定的打法,也不存在刻舟求劍的死規矩。

    王忠嗣這次排兵布陣,就完全舍棄了那些輕裝步卒,也省去了大量的弓手弩手。這些弓弩一類的玩意,對付吐蕃引以為傲的重甲步兵,作用極為有限。

    在可以產生殺傷的距離內,弓弩手僅僅只能放一支箭而已,第二箭的時候吐蕃重步兵的斧頭就砍到臉上了。

    王忠嗣這次是把陌刀隊集中起來使用,決心先頂住,然后用輕裝步兵在吐蕃軍中軍的位置殺出一條血路來。

    “刀盾兵穩住柵欄,不要貿然出擊,吸引吐蕃軍重步軍來攻。待吐蕃騎兵出動后,讓我們的輕騎過去用弓箭騷擾,吐蕃人沒有騎射技能,吊著他們打就是了。”

    王忠嗣對馬元慶說道。

    這一戰的勝負手,估計就是在沙漠那邊的吐蕃軍身上。如果吐蕃人沒有這一招,或者來晚了,那他們就等著死吧!

    唐軍在文殊山以南,討賴河東岸的懸崖峭壁上,安置了數百張床弩!到時候居高臨下萬箭齊發,將河對岸的吐蕃守軍射成篩子!之后赤水軍中精銳,會從天生橋飛渡討賴河,然后從吐蕃軍南面的側翼壓上!

    這支軍隊會直插吐蕃軍中軍,到時候就有好戲看了。

    哐當!哐當!哐當!哐當!

    吐蕃軍重步兵全身甲在摩擦晃蕩,列隊整齊朝著唐軍木柵欄而來。吐蕃人似乎也不想玩什么花俏的,他們似乎也看出來了唐軍的計策,或許心中也并不是很在意。

    因為只要擊穿了嘉峪關中唐軍主力的陣線,那么其他唐軍在各處的騷操作,都會變成無用功!

    一力降十會!

    “殺!”

    吐蕃重甲兵沖了上來,唐軍陌刀以對,殺馬的兵器用來殺人,雙方都是卯足了力氣,要置對方于死地!

    鏗!

    兵戈劃過盔甲的聲音響徹天際,血腥的廝殺開始了。

    看到兩軍陣線犬牙交錯,甚至吐蕃人在局部還突破了一點點,王忠嗣依然面不改色對馬元慶下令道:“你現在便帶著赤水軍精銳,飛渡天生橋吧。”

    “得令!”

    馬元慶轉身便走。

    王忠嗣又轉身對新上任的大斗軍軍使董延光說道:“你帶大斗軍主力,在嘉峪關北面臨近沙漠處布防。切莫放進來一個吐蕃人!”

    “得令!”

    董延光也轉身離去。

    王忠嗣繼續站在山丘上觀看,他看到了兩軍戰線上拳拳到肉,血沫橫飛。那些之前還生龍活虎的兩軍士卒,都紛紛倒下,又有后面的人不斷補上。

    無論是誰看了都會動容,可惜沒人能讓他們停下來。

    慈不掌兵,莫過如是。主帥的心,從來都是最狠的,他們的心中,只有勝利二字。

    白天還有至少一章,雙倍月票,都投過來吧。超過五千月票,下個月國慶期間還會爆更。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