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盛唐挽歌》
第(3/3)頁
如果是扶持傀儡,如何在基哥沒死的時候不暴露自己?如何保證小弟里面沒有別人安插的二五仔?如何打敗其他競爭者?
一個問題,就會引出一百個問題!一層一層細節化,最后你會發現:好難。
如果要從內而外,那么,你本人要不要會帶兵?兵從哪里來,什么構成?數量多少?平時吃飯在哪里,后勤補給是誰管?
不會打仗的話,那得找個可靠的打手,如郭子儀這一類的。可是如果他反手把你架空怎么辦?
所以,你就必須得非常會用兵,最好是趙匡胤這種。
可是沒人天生會打仗,那么你的帶兵能力又是哪里來的呢?又是如何讓人信服的呢?
假如如果你非常聰明,什么都一學就會,但是你手下大將,就是用手把你給掐死了怎么辦?
武力非常弱的人,就會面臨著很多風險,那么,主角武力要不要強大一點?
好,如果要武力強大,身體好,又要會打仗,那么主角要不要學習和鍛煉?他能力是哪里來的?在劇情里面怎么反映?
很多書劇情邏輯不通,隨便看看笑一笑就完事了。
但是歷史文作者要不要好好去寫?
我這本書就是,小方沒有那么神勇,也不會做超乎他能力的事情,劇情里面,也不會有脫離歷史朝代背景的事情。甚至我連唐代基層里面的一些盲區部分,也不會寫。
沒錯,唐代歷史記錄有盲區的,基層組織缺少了細節。底層社會如何運轉,莊園經濟如何運轉,其實都是盲區,史料極少。不明白情況的,我就不會瞎編一套出來,總之書是以有記載有案例的故事背景為主,不會蹦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所以相對而言,劇情不會那么刺激人。
這個思想,在第三卷中,會變成書的主流。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