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0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盛唐挽歌》


    第(3/3)頁

    “圣人下令關中和糴,關中各州縣百姓們的糧秣都送到長安了,家家沒有余糧。這些游俠兒不盜官倉,就已經算是安分守己了。平日里偷雞摸狗,實在是禁無可禁,縣衙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去緝捕盜匪啊。”

    聽到這話,方重勇頓時明白,長安的“通脹輸出”,果然是影響到了關中周邊。

    和糴法,是“取糧于本地”,歸根到底還是“輕貨換重貨”,用江南的布匹換糧食。長安的糧食便宜了,長安周邊的糧價就會漲,那些無家可歸的游俠兒們,日子也會更難過。

    一路走來,方重勇發現邠州百姓,從驛卒到那三個盜馬賊,明顯都是營養不良的樣子。比起長安百姓來說,差了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些人沒有行路的文書,不能隨意去長安,在本地苦熬日子過得如何,那就只能靠個人想象了。

    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偷馬的人不是生來就偷馬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現實“教育”了他們。

    邠州缺糧不奇怪,因為長安不缺糧,并不代表關中不缺糧。

    和糴之法,方重勇理解深刻,甚至是在沙州當做“金融信貸”使用。“糴”字即為民間糧秣入官倉,這個字前面的定語,才是政策的關鍵所在。

    官府是怎么從民間弄糧食的,目的又是什么,這是必須要回答的關鍵問題。

    是為了抑平物價,還是為了戰備,又或者是為了支援首都,這里面有大學問,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目前而言,長安的“和糴使”應該是從民間強買糧食,把份額分攤到每個縣。

    至于分攤的份額到底公平與否,縣衙又是用什么樣的手段在征收糧食,實際上,參考封建時代中樞與地方官僚們的素質與機構配置就知道,必定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發生。

    不能對這些人有著過高的期望。

    盜馬的盜匪固然該死,但更大的“盜匪”,卻是在長安,在朝堂上,在皇宮里啊!

    盜馬賊該殺,那這些更大的“盜匪”們該不該殺?

    方重勇心中無聲嘆息,決定放那三個盜馬賊一馬。

    “既然他們盜馬吃馬,那么流放到河西那邊去養馬,應該也是符合唐律的吧?

    本官認為,讓吃馬的人養馬贖罪服刑,這比簡單粗暴的殺掉他們,要好一些。

    楊縣令以為如何?”

    方重勇不動聲色的詢問道。

    楊遺名想了想說道:“確實如此。”

    大唐刑律的彈性,方重勇掌握得很熟練,典型的官字兩個口,是死是活就靠這張嘴操控。對方官更大權更重還如此的熟練使用,楊遺名真的已經無言以對了。

    “哈哈哈哈,那就這么辦吧。本官來三水縣,是為了勘探石炭坑,將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楊縣令配合的。”

    方重勇拍了拍楊遺名的肩膀大笑道,顯然已經不再計較馬匹被盜的事情。

    “方御史真是寬宏大量,有宰相的肚量啊。”

    楊遺名忍不住叉手行禮恭維道,心里松了口氣。

    之前高尚來縣衙的時候,借著虎皮扯大旗,弄得縣里雞飛狗跳的,好像他這個縣令辦不好事情就會被罷官一樣。

    沒想到方重勇的板子高高舉起,就這么輕輕放下,就連盜馬賊都從輕發落了。果然,年紀輕輕能成為天子身邊的紅人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行了,本官現在返回長安。關于馬匹賠償的事情,你跟李刺史交接吧。

    犯人的刑罰已經判了,如何賠償損失,那也要定一個章程出來,讓這些人服徭役還債之后,再去邊疆養馬服刑吧。”

    方重勇擺了擺手說道。

    小案子就往小了處理,不要節外生枝,這是方重勇在沙州當刺史的時候磨練出來的經驗,現在剛好用得上。

    “誒,好好,某送送方御史。”

    楊遺名殷勤說道。

    “不必了,某自去便是。”

    方重勇說完轉身便走,一刻也不想停留。這次邠州之行,看到的林林總總亂象,讓他大失所望。

    關中州縣都是如此,關中之外,就更不敢想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