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72章 無利不早起-《盛唐挽歌》


    第(1/3)頁

    “父親……”

    李林甫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在府邸門口碰到了欲言又止的長子李岫。

    “如今你已經官至將作監,是有什么事情要吞吞吐吐的?”

    李林甫皺起眉頭低聲呵斥道。有方重勇這個參照物在,他所有的兒子都變成了辣雞。

    “父親,那個方重勇來家里等了很久,現在還在堂屋。”

    李岫壓低聲音說道。

    果然!

    李林甫臉上陰沉的表情稍稍緩解,點了點頭說道:“嗯,知道了。你現在就帶家中子弟和下仆去郊外春游,不要干擾我辦事。”

    聽到這話李岫心領神會,行了一禮便轉身走進宅院。

    李林甫隨即也走進自家宅院,并在堂屋內見到了正目不斜視,低頭沉思的方重勇,連忙拱手行禮笑道:“是什么風把小方節帥吹到本相家里了,來來來,咱們書房詳談吧。”

    要不是一個時辰以前看到李林甫在基哥面前是多么謹慎,方重勇此刻絕對會認為這位大唐右相就是這樣揮灑自如不拘一格的。

    他連忙起身行禮客套說道:“右相真是客氣了,某來此只為一點小事,小事而已。”

    李林甫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做了個請的手勢。

    二人來到一間狹窄的密室內落座,李林甫就開門見山揶揄道:

    “小方節帥真是好興致,與常人大不相同啊。

    花萼相輝樓金碧輝煌,那時候小方節帥有話不想說;

    本相這里茅屋草舍,方節帥此刻反倒是有話要說了,這當真是讓本相摸不著頭腦啊。”

    李林甫一邊說一邊自顧自的煮茶,手法非常嫻熟。

    “如今朝廷的收入一年不如一年,為了多收稅,右相悄悄改租庸調,在很多地方實行三司稅法,為此還特意設立了一個差事叫三司使,來專門干這件事。

    為了天下人,右相可謂是日夜操勞,絞盡腦汁啊。”

    方重勇裝出一副不以為意的模樣,在一旁嘖嘖感慨說道。

    李林甫那只正在攪動茶湯的手立刻就頓住了,臉上露出僵硬的笑容,微微一笑道:

    “確實如此,小方節帥倒是對政務很熟悉啊。”

    “豈敢豈敢,略知一二罷了。右相為朝廷的政務可謂是操碎了心,某也是欽佩之至啊!

    如右相這般勤政之人,我大唐大概是找不到第二個了。”

    方重勇打著啞謎,隨即與李林甫對視了一眼。

    看到眼前這位年輕的節度使似乎并無惡意,李林甫這才稍稍心安。他緊張是有原因的,因為三司稅法的運轉出了大問題,現在李林甫是騎虎難下!

    什么叫“三司稅法”呢?

    其實這并不是正式名稱,而是方重勇給起的名字。這項制度原則上還不能叫“稅法”,最多只能算是“稅制改良”,不過是大唐的中央財政,對于租庸調制度逐漸轉向崩潰的垂死掙扎罷了。

    畢竟,到開元末天寶初的時候,隨便拉一個在長安城內戶部當官的官員詢問一下,都可以得出租庸調制度已經人憎狗嫌的結論。

    只是這種祖宗之法不好改,基哥也沒有心力去折騰了。除非來一次全國范圍的動蕩,讓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們“天然”失去土地,為改革提供絕佳的客觀條件,否則就只能小修小補。

    現在改租庸調,小改會出大亂,大改可能亡國!

    真要頭鐵去觸碰那些世家豪強的利益,大唐就會頃刻間出現安史之亂十倍烈度以上的動亂,頃刻間便會出現堪比前蘇聯剛剛解體后,陷入休克療法那種程度的速死!

    所以李林甫在基哥并未完全理解內情的情況下(基哥不管細節執行),頒布了一個“小小的”土改方案,也就是方重勇口中的“三司稅法”。

    按照以前的稅法,租庸調里面的租和調,農戶必須按固定數量繳納糧食和布匹,也就是所謂的“有田則有租,有身則有庸,有戶則有調”。

    具體的就是:每丁每年要向國家交納粟二石,稱為租;交納絹二丈、綿三兩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稱為調;庸就是徭役,早就沒按原規定執行了。

    而改“三司稅制”后,現在朝廷不按固定數目收“租庸調”了,而是按比例和等級收!某人家中田里產出多,那就多交;產出少,那就少交!

    這樣可以在理論上減輕普通百姓身上的稅負,緩和社會矛盾。

    比如說某一戶家里產出了多少糧食,那么三司使麾下的官員,就會來這一家里面去定他家產出物的“等級”。按照官府所規定的等級制度,按事先定好的比例,收取田里的產出。

    同時亦是按比例收取所編織的布匹。不再按固定數量收稅了,也不再單單收谷物了。

    也就是說,哪怕是同一個地方甚至同一個村子。只要土地里產出農作物的種類和品質不同,家里編織的布匹品質和材質不同,那么官府收的租調比例,也有可能完全不一樣。

    對于選擇不同農作物耕種的家庭來說,經濟壓力也可能完全不一樣。

    至于品質等級如何定,不同種類農作物(包含水果)的稅收怎么定,中樞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地按各地的民情來。

    或者說中樞給了標準也是白給,其中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這種收稅方法,別說是在唐代了,哪怕到了方重勇前世那個時代,也完全沒有可操作性!

    不出亂子是不可能的!

    李林甫的本意是好的,他想通過將固定數額變成固定比例,再把農副產品也加入稅收的行列,從而調整民間不同階層的賦稅壓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