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盛唐挽歌》
第(1/3)頁
開題聲明順便疊甲,我不評論別人的書本身如何,不說好也不說不好,而是評論這種社會文化現象。
近年來文化圈的盛唐風盛行,可以說是這部作品帶起來的。
《長安十二時辰》一共68萬字,這是最不起眼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任何關于這本書的其他東西,都沒有全書“只有”68萬字來得重要。
少了寫不夠,多了要崩塌,這個篇幅已經決定了書一切。
回歸正題。
看到這篇書評的讀者,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初戀,有沒有新婚過。我時常都跟別人說,真誠的婚姻和真誠的感情,當說出“天長地久”的那一刻時,正在說話的那個人,我相信他此時此刻的感情絕對是真實的,發自內心的。
甚至那時候讓他下一秒就因為愛情死掉,他也會無怨無悔。
這些都是真的,我也相信是真的,沒有欺騙沒有套路。
雖然這不代表一個月以后,他們就不能換伴侶。或許那個時候他們換了伴侶,同樣感覺幸福。
假如,寫一本小說,或者拍一部電影,讓這個時刻聚焦在初戀情侶第一次說出“我愛你”或者希望天長地久那個時刻,讓所有劇情都圍繞著這一刻,我相信所有觀眾的思想都會被升華。
相信愛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一切其他的都沒有愛情重要。
接下來的問題是,然后呢?
然后發生了什么。屌絲跟女神親過嘴以后,甚至床上打過撲克以后,然后呢?然后做什么?
新婚夫妻甜蜜度蜜月回來以后,他們要面對什么?
假如三十歲才結婚,他們活到七十歲,這剩下的四十年,他們要面對的是什么?
這個問題,值得每一個讀者思考。
你可以不喜歡任何小說,也可以一輩子不結婚不談戀愛,但多少對這些還是有些想法的吧?
好吧,類比的例子說完,回到《長安十二時辰》這本書。
書里面反映了很多大唐風貌,雖然其中很多據我考證,都是編出來的,但不可否認編的很像。更重要的是,觀眾幾乎啥也不懂,大量小白甚至認為唐代也是用銀子當貨幣。
最最重要的是,跟大量編考據的作者比起來,讀者與觀眾對于盛唐的了解,也快要退化到連外國人都不如的地步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能力與段位都是比較出來的。
《長安十二時辰》編了不少至今尚未被公開拆穿的考據,但它確實向觀眾讀者反映了盛唐時的長安風貌,瑕不掩瑜。
假如,我是說假如我現在想續寫《長安十二時辰》,要怎么寫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