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盛唐挽歌》
第(3/3)頁
這就是唐代社會的潛規則,不會明明白白寫正史里面,但是它無處不在。
所以,為什么李季蘭最后變成了騷貨,連后世各種古籍,都明明白白將其標注為“半娼”呢?
答案就在這里。
反抗社會規則,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然了,李季蘭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出家當道士,自然也就拋棄了俗世的規矩,她的私生活,也確實非常不檢點。
這就好比說,某人有女友,但是見到女友的閨蜜,感覺很好,把女友踹了,跟閨蜜在一起。
他后面又認識了閨蜜的室友,覺得室友更好,又把閨蜜踹了,跟室友在一起。
下樓買煙的時候,覺得柜臺小妹驚如天人,馬上又跟柜臺小妹在一起。
這樣的人有沒有呢?
我只能說社會上到處都是的,他每一次戀愛都是真心的,都不是奔著錢去的,但是……懂的都懂吧。
李季蘭,包括后面的魚玄機,走出來了一條新路。到了宋代的時候,理學興起,社會趨向于保守,她們的路就不好走了。
于是妓院里面開始培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清倌人”,專門對付騷人墨客,這未嘗不是李季蘭路線的延伸。
社會雖然一直在變,但骨子里的那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卻從來沒有變過。
(更新馬上送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