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盛唐挽歌》
第(2/3)頁
還不如直接禪讓呢!
“官家,朕不是那塊料啊。”
李琦苦笑道。
“陛下,您若是不出面,只怕吐蕃人的圖謀就會得逞。為了天下百姓,請陛下委屈這一次吧。”
方重勇懇求道。
“官家,你也去么?”
李琦頗有些無奈的問道,他心里很清楚,方重勇想辦什么事情,是沒有辦不成的。特別是這種光明正大的事情,他要辦就一定能辦到。
“回陛下,微臣于陛下鞍前馬后,自然是一同前往,與你隨行。”
方重勇站起身,對李琦叉手行禮道。
“官家,讓朕想一想,明天答復你,可以嗎?”
李琦沉默片刻后,嘆息說道。
“陛下,軍情如火,請陛下三思。微臣這就回府衙部署出兵之事,明日再來稟告。”
方重勇說完,行了一禮轉身便走,絲毫不拖泥帶水。
只留下李琦這個傀儡天子,在風中凌亂。
眾人回到開封縣城內的汴州府衙書房后,方重勇環顧眾人,見他們似乎都有話想說,擺了擺手,示意等自己先說。
吐蕃人的厲害,在場這些軍政精英們,或許有預計,但絕對不如方重勇前世記憶里的那般明晰。
這些人多多少少都覺得方重勇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在汴州,說起天子是誰,或許百姓們都不記得。但若是說起官家,他們都知道是方某。”
方重勇環顧眾人說道。
他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但是在關中,在涼州,乃至隴右各州,百姓們都只知道大唐。如李抱玉之流,或許完全不把方某放在眼里,然而天子打出來的旗號,即便是李抱玉不當回事,他麾下的赤水軍,也不會不當回事的。在西邊,大唐威嚴仍在。我們,也依舊是大唐的臣子。”
方重勇的語氣有些沉重,他看到眾人都露出思索的神色,接著說道:“要對付吐蕃人,就要把所有能團結的人,都團結起來。即便是某些人完全不知道官家是誰,但只要提起大唐,他們就知道,不能站在吐蕃人那邊。”
“天子御駕親征,其號召力,遠勝于方某。這一點,你們不需要回避也不需要顧忌,事實就是事實。”
在座的沒有蠢人,方重勇這么一提點,瞬間就明白了。
剛才方重勇為什么在不和手下打招呼的情況下,就直接找李琦,要求對方掛帥出征?
因為他知道手下一定會有不同的意見,所以必須要快刀斬亂麻,把局面先定下來再說!
關鍵時刻,沒有什么少數服從多數,沒有什么民主集中。你們聽我的就是,我是老大,所有的責任,我一個人扛起來!
天塌了先壓我,我頂著!
“諸位可知道,何為正統么?”
方重勇環顧眾人詢問道。
接著他自問自答說道:
“所謂正統,不是出自宗室就代表了正統,而是這個人要為天下人扛起這江山!
吐蕃人來了,李寶臣擋不住,李抱玉擋不住,所以需要一面旗幟,把所有愿意出力的人,都集中到這面旗幟下,避免內耗!來擋住吐蕃人,將他們趕回高原去!
倘若是方某掛帥出征,出了這汴州,誰還認方某這個人?
會不會有人覺得方某就是帶兵過去劫掠財帛和占地盤的?
諸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啊。
天子守國門,這分量你們明白嗎?”
方重勇一番話把眾人都給鎮住了!沒想到讓李琦掛帥,居然有這么多講究!
許久之后,嚴莊這才叉手行禮問道:“官家,其實吧……下官以為,這吐蕃人如同猛虎一般,對我們并非完全是害處。我們何不借這把刀,先把李寶臣和李抱玉給宰了,然后等他們死的死殘的殘,我們再出手呢?”
嚴莊說了一個讓方重勇感覺很熟悉的方略。
似乎眼前站著那位校長,在對自己說“攘外必先安內”以及……優勢在我。
“那樣對我們確實很有利。”
方重勇點點頭,沒有否認嚴莊的說法。不過他話鋒一轉,繼續解釋道:
“但是那樣的話,也讓天下人看清了我們,也讓我們看上去跟李寶臣、李抱玉之流一個德行了。
你們以為,涼州的百姓現在在指望什么?
他們難道指望一個坐山觀虎斗的朝廷么?他們難道指望一個投機取巧的朝廷,來河西收稅么?
他們是希望有人能替他們做主啊!不然憑什么聽朝廷的?
失了人心,再撿回來,就很難了。
吐蕃人來了,如果我們不為他們做主,那么我們將會永遠失去河西五州,乃至更遠的西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