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盛唐挽歌》
第(3/3)頁
這不是在做買賣,而是我們在為自己正名。我們不是偏安一隅的割據(jù)朝廷,我們是正統(tǒng),你們明白么,正統(tǒng)!”
“官家說得對!下官愿意去一趟關(guān)中,說服李抱玉歸順到天子旗下!”
元載急吼吼的站出來,對方重勇鞠躬行了一禮。
“好!說得好!”
方重勇激動的拍了拍元載的肩膀,環(huán)顧眾人說道:“不同意的人,留守汴州即可,本官不會追究責任的。但是出兵涼州之事,已成定局,無須討論。接下來,只管商議怎么推進此事便是了。現(xiàn)在天色已晚,你們也都辛苦了,回去歇著吧,具體事務明日再議。”
聽到這話,眾人都對方重勇默默行禮,然后悶不吭聲的走出書房。今夜的信息量有點大,他們需要花時間,好好揣摩一下接下來該怎么謀劃布局。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勸說不要出兵的話,都不必再說了。方重勇態(tài)度甚為堅決,此事已經(jīng)無可逆轉(zhuǎn)。
等手下親信都離開后,方重勇這才坐到桌案前。
他其實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般堅定,甚至也認為嚴莊說的辦法,很有操作性。
吐蕃人把關(guān)中打爛了,甚至把長安燒成灰,某種程度上說,對于方重勇而言更有利一些。
畢竟,真到那一步,就沒人跟他爭了。
只是那樣的話,他和這個時代遍地都是的野心家,又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呢?
因為要搞死對手,所以放任吐蕃人長驅(qū)直入?
中晚唐的時候,連桀驁不馴的魏博牙兵,秋季都要參與防秋,要調(diào)度到鳳翔一代防備吐蕃軍東進呢!
難道他一個穿越者,連魏博牙兵都不如?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若是看到吐蕃人肆虐邊境,還想著借刀殺人,那才是豬狗不如呢!
“李抱玉的河東軍,老底子是赤水軍。赤水軍是涼州本地兵馬,建軍超過了一百年,與涼州的聯(lián)系是千絲萬縷。若是打著李琦御駕親征的名義,想必李抱玉很難拒絕汴州軍入關(guān)中。
他若是拒絕,赤水軍必定嘩變,轉(zhuǎn)投到李琦名下。”
方重勇自言自語說道,在面前大紙上寫下了“李抱玉”三個字。
“李寶臣如今困守長安,他巴不得李抱玉罷兵,他肯定是不會拒絕汴州軍入關(guān)中的。而且吐蕃軍打到鳳翔府,汴州軍還能退回汴州,李寶臣能退哪里去呢?
他應該比李抱玉更加歡迎汴州軍進關(guān)中。”
方重勇又在紙上寫下了“李寶臣”三個字。
李寶臣的兩個兒子現(xiàn)在還被軟禁在汴州,正好這次當做見面禮送回去。父子重逢,失而復得,何其喜悅。李寶臣的心就算是石頭做的,這種情況下也不好意思說拒絕吧?
方重勇心中有了幾分底氣。
“關(guān)中天龍人,受到吐蕃軍的直接威脅,他們是最害怕,也是最利益攸關(guān)的。要倒霉,他們最先倒霉。
現(xiàn)在李琦掛帥出征,他們一定不會反對這面旗幟,起碼不會在后勤上搗亂了。”
方重勇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下“關(guān)中天龍人”五個字。
“隴右各州面臨吐蕃侵襲,現(xiàn)在有人站出來為他們出頭,還是天子親自帶兵。開門迎接王師,自然是不在話下。”
方重勇繼續(xù)在紙上寫下“西北豪族”四個字。
他看了看紙上的名字,左思右想,覺得這次出兵涼州,看似風險極大,實則是打破戰(zhàn)略困境的重大機遇。
能不能贏吐蕃人是次要的,主要是凝聚了人心,重新確立了正統(tǒng)!此戰(zhàn)之后無論勝敗,起碼汴州軍就有了官軍的樣子,汴州朝廷便有了超過其他割據(jù)勢力的氣度和責任感。
至于說這么做給李琦鍍了金,將來肯定會被他分走一部分聲望,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所謂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遇到選擇,就只能抓大放小了。
方重勇想起在河西五州還有許多故舊,這些都是尚未啟用的政治資源,一旦利用起來,將來改朝換代的時候,自有用處。
所謂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那邊搞得少少的,然后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毫不留情將敵人橫掃!
在方重勇看來,李抱玉、李寶臣甚至是關(guān)中天龍人,都是可以團結(jié)的對象。為了收拾吐蕃人,只能讓天子李琦作為一面旗幟,也是作為各方的最大公約數(shù)!
“看來,岳父的仇是很難報了。”
方重勇忍不住長嘆一聲。
要拉攏李抱玉,必定要給出鄭重的政治承諾,并且嚴格堅守。就算是將來登基稱帝要清算,也只能清算李抱玉一個人,而且還不能大鳴大放的搞,得用一些歪招,把人物理上消滅。
而社會關(guān)系和名望,卻依舊要保持。
也就是說,李抱玉的性命可以不聲不響的取走,但未來新朝廷,必定要有涼州安氏的一席之地,還要保留李抱玉的名譽。
要奮斗就會有犧牲!
方重勇腦子里忽然蹦出來這句話。
剛剛?cè)セ蕦m向李琦跪下的時候他沒有猶豫,現(xiàn)在想到岳父的仇恨,他倒是猶豫了。
這件事,要怎么跟王蘊秀去說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