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和歐洲核子組織都只是實驗機構,結果卻成功和科技部門談妥,能夠提前加入到項目中,甚至是參與到物質傳送實驗。 消息曝光以后也被各種的分析,后來就有確定的消息了。 兩個組織都只是派出科學團隊加入,談判決定分擔一些湮滅力場的基礎實驗,其中還包括粒子對撞的相關實驗。 這些都會為繼續探索物質傳送相關理論打好基礎。 其他國家想加入就沒有那么容易了,他們需要分擔大量的經費、拿出很多的技術,還需要談一些特殊領域材料和技術支持,只是分擔經費一點就有的談。 其中還牽扯到利益問題。 比如,建造大型飛船的材料供給、設備供給,有些都在國內進行制造。 這就需要一些大型企業在種花家建廠,還牽扯起多其他問題,都是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 科技部門也釋放出了開放合作的態度。 首先就是理論的公開,《湮滅物理與理論》連續好幾期都刊登了物質傳送相關的理論,也包括最重量級的‘空子與反空子理論’。 陳蒙檬、海倫以及丁志強,一躍成名。 陳蒙檬、海倫已經很有名氣了,但也只不過是普通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現在他們則被認為是‘對未來科技貢獻最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一下子就和普通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拉開了差距。 同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相互之間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愛因斯坦、費米、楊振寧,都是赫赫有名。 阿布里科索夫、霍夫斯塔特、朝永振一郎、阿爾文、范弗萊克…… 這些名字都是比較低調的。 陳蒙檬、海倫以及丁志強,一下子成為了最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也被確定任命為星際計劃的科技顧問,并著手組建“蟲洞技術理論研究辦公室”。 未來星際計劃的核心技術所牽扯的底層理論支持,都會由他們組建的來負責。 保羅菲爾-瓊斯和三人是同時被任命的,他還有‘辦公室主任’頭銜,只不過,他沒有陳蒙檬三人名氣大,也只能帶著郁悶成為了‘附帶被任命人員’。 在星際計劃的推動過程中,強S波實驗組也迎來了變化。 首先就是實驗基地迎來了很多人員。 其中有一些是國內其他機構派出的科學家,有一些則是國際合作派來的科技團隊。 王浩參加了一系列的會議以后,回到了強S波研究組,就見到了湮滅組織派來的人員。 兩個領頭人都是熟人。 一個是恩波利-庫博,另一個則是年老的尤尼爾-諾沃提尼。 尤尼爾-諾沃提尼見到王浩第一句話就是,“我已經等很久了,王教授,你可終于回來了。” “我真是想親眼看看物質傳送技術!” “最近都一直在看理論,但還是技術更吸引人啊,我都沒有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這種技術……” “看到人類邁入宇宙時代的曙光!” 本書就要完本了。 個人感覺也該到完本的時候了,進入星際時代也沒什么好寫了。 這里提前做個預告~~~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