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大明文魁》
第(3/3)頁
二人說了一陣,林延潮酒量一般,怕喝高,當下扯話題道:“聽說俞大帥,寫了一本書叫劍經是嗎?”
俞大猷點點頭道:“你們讀書人也有聽說啊,不過劍經不過是他人的叫法,此書是教人用棍的!”
林延潮道:“我當然知道,書里有句話,我記得很牢,說用棍如讀四書,鉤、刀、槍、鈀,如各習一經。四書既明,六經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說得真是深入淺出啊,不知這劍經有什么來由呢?”
俞大猷捏須嘆道:“那是本帥年少的事了,當時我也與你一般大,師從于虛舟先生學荊楚長劍……”
林延潮看過一本雜書里有說,這虛舟先生,名為趙本學,乃是宋朝趙氏后裔,既學技擊之劍法,又學兵法,注過孫子兵法,后他將自己劍法與兵法都傳給俞大猷。
但聽俞大猷接著道:“虛舟先生說過,學劍乃敵一人之法,學兵法是敵百萬人之法,二者相通。本帥從中悟出,天下之理原于約者,未嘗不散于繁。散于繁者,未嘗不原于約的道理,后又從李公學棍棒,糅合兩道故而著下此書。”
李公就是李良欽,乃是丈二棍創始人,江湖上另一位俠士,也投入到抗倭之中。
林延潮聽了這話,想起幾十年后的宮本武藏也在他的五輪書里,說敗一個人的技法和擊敗十萬人時沒什么不同,兵法家可以小中見大,就如同按照一寸高的木俑可以雕刻出極大的佛像一樣。
這也就是從劍法入道兵法。不過在兵法上面,宮本武藏有理論,沒實踐,俞大猷可是將兵法和劍法都實踐了一遍,其當初還上少林,教授少林武僧棍法。
林延潮頓感興趣,俞大猷是不遜色于戚繼光的名將,但他一生所學在后世卻流傳不廣,遠遠不如戚繼光紀效新書名氣大。
林延潮當下道:“俞大帥,紙上得來終覺淺,晚生看過劍經卻一無所得,你說以劍法入兵法,不知可否將兵法劍法一并傳授于我?”
俞大猷笑著道:“你一個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學兵法劍法有什么用?”
林延潮道:“晚生不想俞大帥之兵法,沒有傳人,自己雖是個讀書人,但也可以學上一番,自己用不上,也可以著書留待后來人啊。”
俞大猷嘆道:“你說得也對,本帥已是年邁了,一生兵馬戰陣無數,也想有個傳人。我手下都是領兵打戰的,沒有懂得文墨的,你既有意著書,本帥就成全于你。這樣吧,展明跟隨我多年,兵法戰陣劍術棍法都學了一些,我讓他三日往你府上一趟,教授于你,你寫之成書好了。”
林延潮聽了道:“俞大帥,我平日讀書,以赴科舉,只有閑暇之時,才能寫啊。”
俞大猷道:“這樣,也好,我將展明派在你身邊,你有不懂的就問他好了。”
當下俞大猷對展明吩咐道:“展明你就在這小兄弟身旁,什么時候他書寫成了,你再回我身邊。”
“是,大帥。”展明答允道。(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