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二更)-《大明文魁》
第(1/3)頁
李廷機仔細將這第一篇文章看完后,抬眼看了一下,抬頭署名五個字洪塘林延潮。
李廷機不由心道,這等文采非經(jīng)歷制藝之道二十年不能寫出來的,看來濂江書院的弟子,確實有真才實學(xué)。
看到篇末,但見篇末寫著萬歷三年府試第一之程文。
李廷機心道,原來是這一科府試案首啊,難怪,難怪。
李廷機將第一篇看完后,又將閑草集翻至最后一篇。但見篇題寫得是為學(xué)二字。
李廷機看了這是一篇散文,散文不受格式所限,比時文有新意,但自唐宋八大家后,散文中已是很少有佳作了。何況現(xiàn)在的散文,要么是臺閣體,要么是一味模仿漢唐的復(fù)古風(fēng),拘泥于方圓之內(nèi),甚至文采很多還比不上時文。
李廷機耐著性子看了下去,篇首寫著,天下事有難易事為之,則難者易易矣。
一字一句讀完后,但覺得文章雖寫得淺白,可文意卻十分出眾,舉得蜀中兩僧的例子,也是十分合情,算是勸學(xué)文章里的佳作。
李廷機不由道:“這篇為學(xué)甚好,與傷仲永一唱一和,正可相互印證。”
李贄道:“整篇文集,也就此文值得一看,其余大多少不了賣弄文墨之嫌。”
李廷機點點頭,他與李贄這等文豪,對那些堆砌辭藻,通篇鋪陳排比的文章,反而不喜,倒是這樣清新簡白,又能言之有物的文章,十分喜歡。
這樣的文章,實在難得,李廷機看到篇題下作者署名‘洪塘林延潮’,不由奇道:“又是他。”
李廷機不由道:“居然能寫出文風(fēng),截然不同兩篇文章來。第一篇時文,用的是四六駢文,第二篇散文,卻又寫的如此簡樸直白。老師,這林延潮究竟是什么人?”
李贄搖了搖頭道:“當(dāng)然是濂江書院的弟子了,少年人嘛,一味喜歡模仿他人文風(fēng),第一篇大概是模哀江南寫的,反倒是第二篇,化繁為簡,倒是有幾分大巧不工,脫去了模仿的痕跡。”
聽了李贄這么評價,李廷機將這篇為學(xué)重新讀了一遍,不由越讀覺得越好點頭道:“如老師所言,真是好文啊!想當(dāng)年白居易問詩于老嫗,老嫗?zāi)芏讲配浿6@樣的文章就算是三尺孩童,也能看得懂,如此才是好文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