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大明文魁》
第(2/3)頁
在席上周知縣右遷在即,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平日就好擺架子,而現在鋒芒畢露,連賀知縣,陳知府都被他壓了一頭。
給事中官位雖不高,但權力太大,幾乎是BUG存在。都給事中任滿外放,內則四品京堂,外則三品參政,外放一下至正七升至從三,連升七級,但即便如此給事中們還不樂意,因為外放升官后,手底權力反而小了,故而有‘官升七級,勢減萬分’之語。
而賀知縣與周知縣一直不睦,眼下被他壓了一頭,心底想必是不快。同樣心底悶悶不樂的,還有陳知府,他因琉球船民一案,失了威信,右遷無望,聽聞已準備向朝廷請求致仕,告老還鄉。
至于陶提學一年任期到,在閩督學一年半,官聲很好。眼下其兄嘉靖三十五年榜眼陶大臨雖是過世,但季兄陶承學仍在,先后任河南布政使,太仆寺卿,眼下為應天府尹,在他照拂下,右遷也是有望。
不過在席上這幾人還是談笑風生,一派和睦的景象,只能說表面功夫作得真好。
在席上林延潮自少不了一一敬酒,趁著中途更衣之時,林延潮與周知縣說了幾句話,周知縣會意,當場半答允下來。
想起當初自己挽救了周知縣政治生涯,他才拿給自己五兩銀子,到了現在自己只需幾句話,就能換得周知縣答允,此中相差,簡直難以計較衡量。
這就叫著一步一臺階!
當然周知縣答允,也與沈師爺提點不無關系,若非林延潮從沈師爺口里知道周知縣即將離任的消息,否則此事他斷然不可能這么輕松答允下來。
此事不過是婚宴上的一個插曲,當晚林延潮喝得是大醉,不過他有一分自制,幸虧沒有醉得太厲害。
宴席散了后,眾人別有去處,謝肇淛把他的儒林班借給了林延潮。林延潮讓儒林班在巷東頭搭了戲臺子,連唱三天,好好熱鬧一下。
眼下儒林班的拍的《聶小倩》,已是省城一絕,滿城達官顯貴都愛看。謝肇淛也是因此漸漸有了名聲。
送林延潮回宅,鞭炮聲又是響起。
入得府內,眾同年,同窗都吵著要鬧洞房。
黃碧友對眾人道:“這林宗海既中了解元郎,今日又抱得美人歸,叫我等心底好是不平,今晚定要鬧一鬧叫他好看!”
葉向高,陳應龍,陳行貴等眾頓時都是轟然叫好,連老成持重的翁正春也是笑而不語,這些人雖身舉秀才童生的功名,但都是少年,自也是愛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