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二更)-《大明文魁》
第(2/3)頁
山間無歲月,讀書不知年。
林延潮漸漸也喜歡,這般遠離喧囂,靜靜作學問的生活,于是就這么在山里住著,除了偶爾回家與淺淺小聚,其余都在寺中讀書。
如此日子,也就這么過著,同時林延潮也關心著朝堂之上的大師。
自福建巡撫劉堯誨,升任兩廣總督后,福建新巡撫是龐尚鵬。
龐尚鵬有能吏之稱,在兩淮整頓鹽法,頗有政績,后因動作過大,惹毛了權貴被削官為平民。后張居正將其起復,任福建巡撫。
龐尚鵬能得張居正重用,是因其敢于任事之名,當初整頓兩淮鹽法,觸怒權貴而被罷官就是實證。此外更重要原因,就是龐尚鵬是張居正一條鞭法的積極擁護者。
張居正對龐尚鵬有起復之恩,在給他信里道,讓龐尚鵬任福建巡撫,并非是引之康莊,而是頓之畏途,希借龐的威望,憚壓人情多變的閩地。
當時閩地情況不妙,為了備倭,稅賦很重。嘉靖年間時,丁稅征銀四分,米一石征銀八分,稱為丁四米八,至去年林鳳俯誅才降為丁四米六,但即便如此,仍欠軍餉銀二十二萬兩。
龐尚鵬的前任劉堯誨,推行一條鞭法兩年,但卻在地方遇到阻力,一直繼續不下去。劉堯誨罷免兩名不稱職的縣令,仍是不管用。
不過龐尚鵬到任后,稱為行江陵柄政,積極推動一條鞭法,丈量田畝之事,在他雷厲風行的手段之下,不過半年將一條鞭法強行推至全省。
被張居正稱為人情多變的閩地豪強,最后還是屈服在龐尚鵬的鐵腕之下。
國家大事對林延潮眼下而言,還太遙遠,自己現在只需順勢而為就好了。此事對林延潮而言,一條鞭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自己家的傾銀鋪生意一下子變得紅火起來。
百姓要用銅錢兌換銀兩,以交納丁稅糧稅火耗,其中未必便利多少,但對于商人和朝廷而言,卻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幾個月,三叔和三嬸是忙得不可開交,但林家的生意也是走上軌道,印證了林延潮的先見之明。
此外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消息傳來,張居正之父去世了。
林延潮將展進給自己送來的邸報,放至一邊,然后看著寺外落日斜陽。
寺里的鼓樓上,僧人敲起了暮鼓,鼓聲一下下地傳至耳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