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大明文魁》
第(3/3)頁
林延潮道:“沒什么,只是弟子想通了為何讀書罷了。”
“為何讀書?”
“道理在每個人初心之中。”
“你的初心是什么?”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老夫子捏須道:“昨日你那番話我想了一夜,想出一個道理來,儒字拆開為人需二字,若是合上修齊治平四字,可以說一番道理,如人力有窮時,退而修其身,不勞煩別人,此為自需,是為修身;若力有富裕,進而上孝敬父母,中照顧妻子,下愛護子嗣,即家中人人所需,此為齊家;若力更富裕,則出仕為官,為社稷作一點事,即為百姓所需,此為治國;若是達者,當兼濟天下,即蒼生所需,此為平天下。”
林延潮道:“先生說得對,人力有多寡不均,但在力所能及時,作到修齊治平,皆可稱得上一個儒字。弟子必以行踐言,以行踐道!”
之后林延潮從身上取出所有銀兩,大約是十幾兩碎銀子,都在放在老夫子的桌案上道:“我這還有點錢,請先生拿給弟子們買紙張筆墨,還有社學里的書本我看很多都皺了,還看不清字了,我家還有不少藏書,反正要上京趕考用不著,過幾日都給先生送來。算是弟子為社學作一點有用的事吧。”
老夫子毫不客氣將銀子收下道:“富舉人,窮秀才,你現在錢財使不完,為師也就不與你客氣了。”
林延潮收拾起來時斗笠蓑衣走出張厝。
走到村口。
林延潮對老夫子一拜道:“弟子告辭了,還請先生保重身子。”
老夫子道:“也好,我就送你到這里吧。你說不忘初心,但盼你身在何處,都莫忘了,當初走過路,莫忘了,你是從這社學出去的!”
嗯,林延潮應了一聲,望向村子,將眼前的青山,綠水,碧田,耕牛,屋舍,炊煙,這一切一切都牢牢記在心底。(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