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大明文魁》
第(2/3)頁
林延潮就當鋪股份劃分,兩成分成長樂陳家,出身海商的陳家是林延潮的大金主,還有兩成就給了程員外,至于自己家則是占了六成。
眼看生意紅火,為了防范未然,林延潮還從長樂陳家那招了二十名青壯,平日看守當鋪,傾銀鋪,順便給林家看家護院。
現在隨著百姓們口碑日好,林記當鋪,林記傾銀鋪,林記生藥鋪也在全城站穩腳跟,生意蒸蒸日上。
生意好時,三鋪每日流水可達三百兩銀子以上。
陳家的十三叔知道后,頓時對林記的實力刮目相看,原本投資林記傾銀鋪只是小打小鬧,但眼下已是成為小有實力的商家了,還不用說程員外那邊的幾個商鋪。
自林鳳被剿滅后,福建沿海的生意越發不好做,陳家也是打算將重心移至內陸,有林家撐著,也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陳家與林家關系更是緊密。
當然這一場足足打了大半年的官司,讓林延潮打出了名氣,打倒一名七品推官,打垮了大名鼎鼎的貿盛錢莊,令眾人見識了這位解元郎的厲害。
省城里若是有人要對付林記,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看看是否比那位于推官和貿盛商行底子更硬一些。
這一切當然都是靠林延潮這一身解元的光環撐著,同樣文林社的名聲也是更響亮。
打倒于推官,貿盛錢莊一戰,顯示地方文人的力量,對于林延潮而言,這一次練手的對象選得剛剛好。于推官沒有背景,只是舉人出身,正好處于可以打倒的范圍。
既為自己家解決了難題,又鍛煉了隊伍,團結了文林社的力量。
數月之后,福建本地士子,爭相加入文林社,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社員已是到了近百人。
可林延潮依舊低調,將社務教給了他人,平日無事足不出戶,閉門在家著書,同時每日也給徐火勃,陶望齡二人講書。
二人在林延潮指點下學問大進,對于次年童拭信心滿滿。
光陰如水,匆匆而過,萬歷七年的正月來的有些遲,離林延潮上京趕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街頭巷口正余著鞭炮的聲音。
一摞寫好的書稿放在一邊,林延潮站起身活動了身子,然后走向內房,但見已作新婦的林淺淺,正在給林延潮打鞋。
同樣是幾個鞋面放在一旁,林延潮見了鞋面笑著道:“眼下你是少奶奶了,怎么還自己打鞋???去年傾銀鋪,當鋪里的分紅,夠你賣幾千雙鞋了?!?
林淺淺聽了搖了搖頭道:“街上賣的鞋面,哪里有自己家打的好,你就要進京趕考了,這從閩地去京城有好幾千里的路,一千里路最少備一雙,那還不要好幾雙好鞋了?!?
林延潮笑著道:“我去京城趕考,一路是乘船坐車,哪里有什么功夫走旱路,你倒是多心了?!?
林淺淺道:“人都有個萬一的,你別催我,我就是愛做,還有不許嫌棄我做的!”
林延潮看著林淺淺皺起眉頭薄嗔的樣子,心底覺得很可人,面上卻道:“到時候再說吧!”
林淺淺氣道:“什么是到時候再說?!?
林延潮笑了笑道:“不說了,謝兄的儒林班馬上開演了,咱們得趕快了,順路還要將這摞稿子,給秦掌柜送去,可趕緊了?!?
林淺淺聽林延潮要帶自己去聽戲,方才那點小愉快早丟到爪哇國去了,當下喜的連忙去換衣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