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大明文魁》


    第(1/3)頁

    楚大江看著擁擠的蘇州關(guān)市道:“我們船離水次倉后,原可支三石行糧,后行糧減為兩石七斗,勻下來一日不過九合。”

    展明也是行伍出身,當下道:“怎么這么少,咱當兵每日三餐,需支糧一升五合方飽。”

    楚大江苦笑道:“九合算好了,可實際也從沒給足過,官吏清明時,拿個六七成就不錯了,平日克扣不足五成。你們看看我手下的運兵,各個面有饑色,若不販點土宜,如何過活。”

    林延潮三人聽了也是默不作聲。

    次日漕船從蘇州起航,行船到了淮安,淮安乃是漕運總督,漕運總兵府的駐地。

    大明文尊武卑,漕運總兵府,事事聽命于漕運總督。漕運總督,除總督河務外,還身兼鳳廬巡撫,故也稱漕撫,權(quán)力赫赫。

    林延潮半夜抵達淮安,在碼頭上就可遙遙望見城里的漕運總督府,其所在燈火輝煌,照得半壁天空都是通明。

    漕船抵至淮安,需先至漕院投文過堂,方能過淮。可想而至漕運總督府現(xiàn)在必是人山人海。

    漕船到了淮安,下面路就難行了。由于黃河奪淮入海,下游往年一直是泛濫成災。

    鑒于此,張居正于萬歷六年用治水名臣潘季馴為河道總督,兼理漕務。

    潘季馴治河,采束水攻沙之策,乃是在兩岸筑高堤,用水流沖河底泥沙。現(xiàn)在潘季馴正在淮安,一面主持修高家堰大壩,一面署理漕運。

    不過眼下正逢桃花汛,無論是筑壩,還是漕運都受影響,停了下來,潘季馴此刻必是心急如焚。

    淮安碼頭上幾千艘漕船,民船都堵在淮河南岸。碼頭之上漕船云集。

    要知道,漕期是一刻也誤不得的。

    隆慶五年時,黃河水淹運河,朝廷強行督令運兵駕船運糧北上強行過淮,結(jié)果船遭河淹,三千艘漕船損壞八百余艘,溺死運軍千余人。

    因為有前車之鑒,整船上的運兵都是忐忑不安,生怕朝廷又強令他們過河。

    幸好擔心的事沒有發(fā)生,漕院讓漕船在淮安,等了半個月,待桃花汛過去,方才過淮。

    幾千艘停泊在淮安的民船,漕船,自是由漕船先過,朝廷有公文,糧運盛行,運舟過盡,次則貢舟,官舟次之,民舟又次之。

    漕船次序還在貢舟,官舟之上。若是林延潮北去乘坐民船,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這一夜風雨如晦,林延潮睡至半夜,卻聽見外面的雨聲中混有雜聲。
    第(1/3)頁